庵底村

|

庵底村

庵底村信息

  • 地区名称:庵底村
  • 长途区号:0914
  • 区划代码:611022102215
  • 邮政编码:711400
  • 车牌号码:陕H
  • 行政级别:村
总站>庵底村首页>旅游景点>商於古道棣花文化旅游景区

商於古道棣花文化旅游景区

商於古道文化旅游景区项目是以312国道为主轴,以中华原生文明为基调,以先秦时期商於古道历史文化典故和遗存、秦楚融合之地生活方式和秦岭-丹江自然生态资源为重要内容,通过营建历史文化创意体验空间、旅游空间和文化再生产空间。后期,随历史考古发现,将逐步形成由古驿、古关、古道、古村、古寨、古镇、古城等单元构成的带状蜂窝组织结构,成为集“春秋战国文明历史文化遗产廊道”、“国脉山水自然风景廊道”、“特色驿站农庄休闲度假廊道”和“产业创新发展廊道”四大概念于一体的簇团型动态发展的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所在地/隶属: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

旅游景区级别:4A

商於古道文化景区概况介绍

商於古道,开辟于商末周初,又称“武关道”、“商山道”、“商州道”,始于陕西省商洛市通往河南省内乡县柒於镇,全长约600里。古道由丹水(丹江)水路和国脉秦岭旱路组成,穿越17个城池驿站及所在区域(商洛13驿)。

商於古道,是商国兴起之地和楚文化发源地之一,是夏、商、周三代经略南国的战略通道,是战国时期秦楚争夺的战略焦点,是秦国扭转乾坤、统一天下的战略支点。从古至今,少习古国、周公奔楚、张仪欺楚、商鞅变法、四皓隐居、王陵故城等典故和遗迹富存,释无业、僧一行、李白、韩愈、李自成、李先念、贾平凹等人物的足迹和作品流传。这是一条人文与自然兼美的军事交通要道、改革进取之道、文明融合之道、人文风化之道、经贸商帮之道和生态养生之道。

目前,经过反复实地踏勘,陕西省商於古道相关历史文化典故和遗存主要密集分布于商洛市商州区、丹凤县和商南县。商洛市委市政府计划滚动投资50多亿元开发建设文化旅游区,以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耦合协同发展。

商於古道文化景区项目是以312国道(商洛市商州区-丹凤县-商南县)为主轴,以中华原生文明为基调,以先秦时期商於古道历史文化典故和遗存、秦楚融合之地生活方式和秦岭-丹江自然生态资源为重要内容,通过营建历史文化创意体验空间、旅游空间和文化再生产空间,先期形成由六大文化旅游景区构成的复合型协作体式大型文化旅游区。后期,随历史考古发现,将逐步形成由古驿、古关、古道、古村、古镇、古城等单元构成的带状蜂窝组织结构,成为集“先秦文明历史文化遗产廊道”、“国脉山水自然风景廊道”、“特色驿站农庄休闲度假廊道”和“产业创新发展廊道”四大概念于一体的簇团型动态发展的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景区开发

自2013年以来,经过反复实地踏勘、核验,陕西省商於古道相关历史文化典故和遗存主要密集分布于商洛市商州区、丹凤县和商南县。商洛市委市政府计划滚动投资50多亿元开发建设文化旅游区,以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耦合协同发展。

景区介绍

商於古道文化景区项目是以312国道(商洛市商州区-丹凤县-商南县)为主轴,以中华原生文明为基调,以先秦时期商於古道历史文化典故和遗存、秦楚融合之地生活方式和秦岭-丹江自然生态资源为重要内容,通过营建历史文化创意体验空间、旅游空间和文化再生产空间,先期形成由六大文化旅游景区构成的复合型协作体式大型文化旅游区。后期,随历史考古发现,将逐步形成由古驿、古关、古道、古村、古镇、古城等单元构成的带状蜂窝组织结构,成为集“先秦文明历史文化遗产廊道”、“国脉山水自然风景廊道”、“特色驿站农庄休闲度假廊道”和“产业创新发展廊道”四大概念于一体的簇团型动态发展的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核心景区

闯王寨风景区

闯王寨风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中原入陕第一镇的商南县富水镇(古富水驿、阳城驿),景区以秦楚文化、茶文化、驿战文化、陕南农耕文化、闯王文化为背景,以众多历史遗迹为载体,综合泉茗度假区、闯王大寨核心区以及周边汉古墓群及蔬菜基地、核桃产业园等旅游资源,结合闯王文化广场、灵芝公园等新的文化旅游产品。

闯王寨风景区已成为具有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娱乐购物和影视基地等多种功能的人文与生态相结合的综合旅游区,是传播优秀文化的旅游产业示范基地,为陕豫鄂三省旅游圈乃至全国范围文化旅游的新亮点,是商洛旅游带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的增长点。

仙娥湖风景区

仙娥湖风景区位于商州城西北2.5千米许,自“说法洞”上溯是一道峡谷,涛涛丹江川流不息,暴雨季节,犹如黄河壶口,惊涛骇浪从天而降,十分壮观。两岸悬崖峭壁,状如刀切,峰峦峭峙,怪石嶙峋,林木葱郁,溪流潺潺,百花争艳,鸟语传情,有一种幽清明净的自然美。两水交汇,孤峰独立,构成二龙戏珠之妙,原有一群古庙建筑,每年正月最后三天庙会,三台大戏(秦腔、二簧、眉户)助兴,吸引了川、陕、晋、豫、鄂诸省香客朝商,顶礼膜拜。

武关遗址景区

武关位于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成为“秦之四塞”。武关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即以建置,名曰“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关城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关城周长1.5公里,城墙用土筑,略成方形。东西各开一门,以砖石包砌卷洞。建国前西门上有“三秦要塞”四字,东门有“武关”二字,内门额上有“古少习关”四字。

这一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已经完成。建国后城门、城墙等遭到毁灭性破坏。关西地势较为平坦,唯出关东行,延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因此武关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武关古镇项目是商於古道文化景区内的一个重点项目。项目规划投资2.3亿元。项目建成后,游客可以在武关古镇探寻边塞文化之源,体验边塞军事文化。

棣花文化旅游景区

棣花镇位于中丹凤县城西15公里处,古时为“六百里商於古道”的棣花驿,也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故乡。从2011年开始,丹凤县委县政府做出了实施“四大重点区域”开发的战略部署,在沿丹江河谷沪陕高速一线,打造“棣花文化旅游示范区、商镇精深产业集中区、龙驹寨现代服务业发展区、竹林关生态宜居示范区”,以形成已串珠状城镇群和块状经济带,加快城镇化进程。

庵底村的其他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