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区

|

安徽省淮南市城西区

城西区信息

  • 地区名称:城西区
  • 长途区号:0971
  • 区划代码:630104
  • 邮政编码:810000
  • 车牌号码:青
  • 行政级别:市辖区

西宁植物园

西宁植物园座落在西宁西山湾,是一座天然公园,原来只是西山林场的一个苗圃,1980年扩建为西宁植物园,占地面积1000余亩,以台地为主,分山上、山下两个旅游区。 西宁市植物园是一处集游览观光、科普研究、园林艺术展示、园林植物繁育推广、濒危植物保护等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园林绿地,反映高原特有植物景观,创建出具有高原特色和地方民族特色的园林植物配置艺术,引种国内外适应本地气候特点的栽培植物,以丰富园林绿化树种和品种,为西宁市民提供幽雅、优美的休憩游览场所。

所在地/隶属: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西山三巷5号

景点景观

西宁植物园座落在西宁西山湾,是一座天然公园,是一处集游览观光、科普研究、园林艺术展示、园林植物繁育推广、濒危植物保护等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园林绿地,反映高原特有植物景观,创建出具有高原特色和地方民族特色的园林植物配置艺术,引种国内外适应本地气候特点的栽培植物,以丰富园林绿化树种和品种,为市民提供幽雅、优美的休憩游览场所。占地面积1000余亩,以台地为主,分山上、山下两个旅游区。山上为林区,有树种1000余亩,主要树种是云杉、油松等。高大的杉树,像一座座绿塔,参天而立。茂密的松林,遮天蔽日。山下的景点,建有盆景园、丁香园、蔷薇园、 松柏园、岩石园等9个园中园,其中以盆景园诱游人兴致。盆景园内有各类盆景数 百盆,共54科,110属,415种。其造型独特 ,建筑风格颇具苏州园林 韵味,被誉为“不是名园赛名园,不是江南赛江南”,正门入口处“一湾翠柳西山春早 百景佳园异州径幽”的对联侧立两旁,许多外地游客都慕名而来。

西宁市园林植物园,是为城市园林绿化服务的专业性植物园,位于西宁南山中段西山脚下,总面积150公顷,全园规划为5个功能区,即引种驯化区、科普展览区、高原植物生态区、园林植物示范区和园务管理区。建成五个专类园,即西宁市植物园是一处集游览观光、科普研究、园林艺术展示、园林植物繁育推广、濒危植物保护等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园林绿地,反映高原特有植物景观,创建出具有高原特色和地方民族特色的园林植物配置艺术,引种国内外适应本地气候特点的栽培植物,以丰富园林绿化树种和品种,为市民提供幽雅、优美的休憩游览场所。

丁香园是园中第二大景致,每当4月之时,满园丁香在微风吹拂下,散发着阵阵清香,令这里的游客陶醉,也正因为如此,丁香乃誉为西宁市的市花。

在苹果园里游人可在苹果树下,亲自动手,大家围桌而坐,品着“盖碗茶”,饮着青稞酒,吃着“手抓羊肉”,兴致所致还可引吭高歌,故叫“野饮园”,在这儿你可以体验自然生活,领悟自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也相应提高,在节假日外出旅游、休闲,植物园为青海人民提供了旅游场所,也成为西宁的新八景之一。

观光塔

建在西宁市西山植物园山地上的多功能观光塔,高188米,集广播电视发射、旅游观光等多项功能于一体,成为这座高原古城。 “浦宁之珠”坐落在海拔2395米的山地上,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工程总投资1亿元,其中上海浦东新区区政府援助5000万元,西宁市政府配套5000万元。

在设计上顺应山脊走势,充分体现了现代技术与自然的结合。整座观光塔由4个三角形截面的钢结构及上部球形塔楼和底部塔座组成,总体以45度轴线方向正对市区中心景观。采用方形钢结构塔平面布局,结合球体塔楼的圆形设计,延续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使建筑与环境有机地结合,协调统一。塔上天线总长58米,在观光塔103米至125米处,设有一座直径26米的球形塔楼,以玻璃幕墙装饰为主,能够充分体现球体通透明亮的特点。球形塔楼内设有旋转餐厅、观光游览区等,游客登塔四望,可以把西宁的美景尽收眼底。塔座地上3层地下1层,为城市规划展馆、沙盘模型区、贵宾接待室。

电视塔集广播电视发射、旅游观光和城市规划展示等功能于一体,大小约为东方明珠电视塔三分之一,堪称“微缩版东方明珠”,更是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

历史沿革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改善城市环境,丰富绿化树种,充分利用本省植物资源,积极引进外地优良植物品种,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游憩需要,1981年5月经西宁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西宁市园林植物园。

植物园先后建成了五个功能区:引种驯化区、科普展览区、高原植物生态区、园林植物配置示范区和园务管理区,及六个园中园:引种园、松柏园、卉草园、丁香园、蔷薇园、盆景园,并进行了大量的植树引种驯化、造林、造景和艺术配置研究与示范等工作,1994年西宁市园林植物园基本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植物园现占地798亩,坐落于西山脚下,距市中心3公里,交通便利,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冬寒漫长,夏季凉爽。地处东经101°46′,北纬36°37′。海拔2261~2325米。园内目前收集展示各类植物97科286属662种,其中木本植物140余种,隶属37科69属;草本植物100余种,隶属22科35属。是一处集科普、科研、游览功能、园林植物繁育推广、濒危植物保护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园林绿地,形成了环境优美、林木茂盛、色彩缤纷、风景诱人,独具高原特色的专类公园。园内树木葱翠,百花斗艳,环境幽雅,被誉为西宁市新八景之一——“西山春早”,深受市民的喜爱。自2011年起,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园开展了一系列免费开放的前期准备工作:以提升园内植物景观效果、增设公园基础设施为主,共计栽植宿根花卉44204株、草花30900株、花灌木7584株、乔木5118株,新植草坪782m,并对大门口裸露地块进行了绿化改造,栽植花灌木2914株。更新垃圾箱40个,新增103个;新增生态圆木凳64个,铸铁凳子32个,围树圆椅4个,更换旧椅凳28个;增设植物小标牌363块,大标牌154块,标语牌694块,增加专类园简介牌6块,同时规范公园的各项管理工作,制定和完善《岗位责任》、《植物园园林组考核办法》和《环境卫生管理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同年9月,在“三个不降低“基础上公园开放后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游玩项目

西宁植物园的建园的总方针是实行科研与普及推广相结合,建成为城市园林绿化事业服务的专业性植物园。其任务是反映青海特有的高原植物景观,创造出具有高原特色和地方民族特色的园林典范。引种中国国内外适应本地气候特点的栽培植物,以丰富园林绿化树种与品种。研究植物配置艺术,开展文化教育,科学普及并向市民提供幽雅、优美的休憩游览场所。

荣誉及其他

西宁植物园科研工作的总方向是进行植物引种栽培和种质资源的研究。从1984年至1988年的5年期间,先后从青海省内祁连山林区、互助北山林区、大通东峡,宝库林区、湟中上五庄、群加山林区、乐都上北山林区、黄南麦季林区和玛可河林区共引种栽培各类野生观赏植物25400余株,经过栽培试验,基本适应西宁生长的有37科76属169种,其中木本观赏植物22科42属112种,占木本植物引种试验总数的80%;草本观赏植物21科35属57种,占草本植物引种试验总数的76%。这些引种观赏植物一般表现良好,绝大部分能开花结实,有的还可以进行种子繁殖。在已获得引种成功的植物种中,观赏价值较高,可直接应用的有50余种,如被誉为“青海雪松”的青杆和紫果云杉、青海云杉、刺柏(juniperus formosana)、祁连圆柏等,有可能改变西宁绿化以夏绿阔叶树为主的局面,使城市变为四季长青。青海省野生观赏植物引种栽培试验曾获1988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园的主要方向是结合科研,建设以植物材料为主的新园林。建成盆景园、卉草园等专类园。西宁植物园正处于建设阶段,一些科研设施尚不完备。现有职工28人,其中科技人员7人(高级职称2人)。开发工作,主要结合科研成果的推广,承包园林绿化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为了进一步发挥我园的优势,进一步加强科研和开发工作。

实用信息

自驾:青海省西宁市-西山湾-西宁植物园。

城西区的其他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