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场乡

|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隆林县蛇场乡

蛇场乡信息

  • 地区名称:蛇场乡
  • 长途区号:0776
  • 区划代码:451031210
  • 邮政编码:533000
  • 车牌号码:桂L
  • 行政级别:乡
总站>蛇场乡首页>旅游景点>百色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景区

百色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景区

大石围天坑,位于乐业县同乐镇刷把村的北边,分布着24个天坑,是世界上较大的天坑群。景区东西走向长600多米,南北走向宽420米,垂直深度613米 ,象个巨大的火山口,四周似刀削的悬崖峭壁,异常险峻,是一块鲜为人知的秘境,也是世界上罕见的旅游奇观。大石围天坑,集险、奇、峻、雄、秀、美于一体,被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评为“天坑博物馆”、“世界岩溶胜地”。

门票参考:90元

所在地/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同乐镇

开放时间:08:00~17:30

适宜季节: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4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4A

地质公园级别:国家级(2004年第三批)正名

基本介绍

大石围地下洞口宽约20米,高约40米,地下溶洞中,巨大的石笋、石柱、石瀑、石帘等千姿百态,晶莹剔透,犹如一片巨大的宝藏,铺满晶莹闪烁的宝石,令人惊叹。洞内有两条地下河,水流湍急,神奇的是河水一热一冷。在乐业县“飞猫”探险队的协助下,国家及广西区科考组几次进入大石围天坑底部考察,至2013年,考察了约6公里长度,至于地下河还有多长?地下河的源头、出口在哪里?(暗河一直向东北流到位于乐业境内的百朗大峡谷的洞口成为地面河,然后汇入红水河。)为什么河水一热一冷?都还是个谜,尚待后人去探明。

站在大石围天坑的观景台,俯瞰天坑底部,阴天的时候雾气缭绕、时浓时淡、似梦如幻、恍如仙境,晴天的时候,地下原始森林郁郁葱葱、神秘莫测。远眺前方峭壁,不知是自然的巧合,还是天意的显灵,上面清晰地赫然显现着一幅倒着的“中国地图”,非常之逼真,令你不敢想象,就连海南岛、台湾岛都非常清晰,整个“中国地图”的总面积约9600平方米,堪称“中国地图”之最。

景点景观

天坑原始森林

大石围底部有人类从未涉足过的地下原始森林,面积约9.6万平方米,是世界上较大的地下原始森林。地下原始森林树木粗壮、高耸,有好多酸枣树要三人合抱才行。天坑底部青苔遍布,灌木从生,发现比恐龙时代同期生长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还古老的短肠蕨类植物——稀有绿色兰花,还有在中国发现的面积500多平方米的带刺方竹等。在科考中还发现许多稀有动物,象盲鱼、白色毛头鹰、透明虾、中华溪蟹、幽灵蜘蛛等,其中中华溪蟹、幽灵蜘蛛被确认为新物种。神秘的是在大石围天坑底部发现有两条巨莽爬行过的痕迹,宽约40厘米,按此推算,这两条蟒蛇之大,可想而知了。

地下宫殿

自从乐业大石围天坑显现在世人面前时,大石围天坑的神奇就象一个蒙着黑纱的美丽少女,令世人为之倾倒。大石围天坑的神奇之处,一方面是它的形成、对地下河的探秘以及对地下溶洞的发现,另一方面就是天坑内好多无法解释的事情。

坑底森林

步入那独特、神秘的地下原始森林奇景之中,那珍稀的花草,罕见的鸟兽,翠绿的树木,给人一种独特的感受。

岩溶洞穴

溶洞群中那些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玲珑剔透的各种类型的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件件都是巧夺天工的精美艺术品,每个洞都有不同的景观,让你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交通指南

自驾路线

1、广东方向:

沿肇庆---梧州---南宁的路线进入广西(梧州---南宁403公里),至南宁后转上南百高速公路至百色(南宁---百色198公里),百色到乐业200公里,3.5小时。

2、云南方向:

沿文山至百色的线路,经富宁至百色高速公路(百罗高速)至百色,百色到乐业200公里,3.5小时。

3、贵州方向:

沿兴义至隆林,隆林至百色公路到达百色。百色到乐业200公里,3.5小时。

乘车路线

全国各地的游客均可以通过铁路、公路等多种方式到达百色,建议先到大王岭漂流,然后晚上住百色,第二天一早从百色市汽车站搭乘到乐业。百色到乐业200公里,3.5小时。快班50元,普通班45元。

形成原因

天坑,地理地貌上命名为“喀斯特漏斗”,当地人称为“石围群”。关于天坑的形成,众说纷纭,较多的说法是天上陨石砸下而成。随着对大石围天坑的科考,这一层神秘的面纱终于被揭掉,科学地讲,天坑的形成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乐业地区是大面积的碳酸盐岩,符合“岩体必须是可溶的”这一天坑形成的基本条件;第二、乐业附近的地质构造是很少见的“S”形旋扭构造,而乐业天坑群正处在“S”形旋扭构造的中部,这种特殊的构造,使岩层产生了深度很大的张性裂隙;第三、乐业充沛的降雨,是形成天坑的活跃因素,雨水沿裂隙溶蚀岩体,形成地下水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下河,由于地下水长时间对岩层的不断侵蚀、搬运,逐渐形成巨大的地下空洞,地壳运动时,整个岩层垂直塌陷;第四、乐业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受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互相挤压抬升的造山运动的影响,地表不断往上升,而地下河系统不断向下侵蚀,才会使天坑越来越深。

神秘之处

一神,数字吻合。

大石围天坑底部的地下原始森林面积是9.6万平方米,峭壁上的中国地图面积为9600平方米,和中国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都形成了一种科学上无法解释的关系。这也许是数字的一种巧合,但从迷信的角度,好像是冥冥之中上天给的暗示,让人费思不得其解。

二神,神秘失踪。

在1999年11月9日广西电视台及科考队第二次进入大石围天坑底部考察,1999年11月10日在过天坑底部一条水不足没膝、宽不过5米的地下河时,随同武警少尉覃礼广同志搀扶着电视台摄制组成员及专家一个个过河,就在人们都过了河时,就那么一片地方,就那么一片空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19时42分,年仅25岁的武警少尉覃礼广同志刹那间不见了踪影。地面“飞猫”探险队闻讯后,马上组织人员下到坑底开展搜救工作,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搜救,还是不见覃礼广同志的踪影,后不得不宣告搜救工作失败。(这支当地旅游局组织的探险队在进入地下河后,大石围周边突降暴雨,探险队未能得知情况,继续向前探索了5公里,在返回途中遭遇洪水,当地协助探险的武警少尉覃礼广一脚踩空落入河中失踪。)一年以后,一对美国探险专家夫妇进入大石围天坑考察,意外地发现了1999年武警少尉覃礼广同志的遗骸,还有散落在旁边的警服、警徽等。

三神,坑顶迎客松。

在大石围天坑顶部观景台上方的山顶上生长着一棵枝繁叶茂、青翠欲滴的迎客松,你可别小看了这棵松树,它在这个山顶上生长了多少年,没有人知道,更没有可考的历史。在大石围天坑开发初期,施工队明令告知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得破坏大石围里的树木。一个叫吴明的工人,可能是抱着为了留名千古的心理,在搭建大石围天坑观景台时,一个人爬上顶部,用一把小刀在迎客松上刻,刚刻了一刀,全身一麻,从顶部滚落到了观景台,幸好没滚落天坑。第二天,吴明的右手开始肿胀难忍,第三天,右手开始腐烂。在医院打了近一个月的滴水仍不见好转,后经人提醒,带上供品到迎客松树下祭祀。两天后,吴明的右手痊愈。一时间,吴明的故事传的沸沸扬扬,更增加了大石围天坑的神奇色彩。

四神,大石围天坑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不得带出。

大石围天坑接待了来自北京的一个科考团,共9人,全部是男性。在没进大石围天坑之前,导游人员已经把这一点讲清楚了。可能是大石围满山遍野的美丽樱花和极具观赏价值的奇石的诱惑,出来时多数人的口袋里都鼓鼓的,这时导游人员严励地告诉大家,把东西都放回去。好多人虽然极不情愿,但还是听从了导游的劝诫,只有一位同志趁导游不注意,还是偷偷地把一块好看的石头带在身上。在车快出大石围的时候,不幸发生了车祸,其余8人都安然无恙,唯有这位姓梁的先生不幸身亡。

五神,大石围的天气。

据当地人说,只要有人下坑或大的石头滚入坑底,哪怕是晴朗的天气,也会突然间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好像一下子整座大山都摇晃起来。好多人都吓的两腿发颤、面色苍白,一些女游客吓的蹲在观景台上,两手死死抓住栏杆,一动也不敢动了。而一但骚动和响声停止了,马上就会云消雾散、雨住风停、艳阳高照。对于这神秘的天气速变现象,至今没有定论,只是猜测可能是因为这里特有的地理环境、气压、气流等缘故。

六神,大石围的附近还有一个莲花洞。

洞中发现了大大小小的岩溶莲花盆200多个,还有为数众多的“穴珠”。莲花盆是一种石钟乳,因其形状酷似舒展于水面的睡莲而得名,专家考察认为,莲花盆是因岩石被水溶蚀后形成的;而穴珠是碳酸钙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附着在某一内核上形成的钟乳石珠,其成因与珍珠相似。

蛇场乡的其他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