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路街道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街道江苏路街道

江苏路街道信息

  • 地区名称:江苏路街道
  • 长途区号:021
  • 区划代码:310105002
  • 邮政编码:200050
  • 车牌号码:沪
  • 行政级别:街道

长海天山公园

上海天山公园位于延安西路1731号。公园原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1998年因建造轨道交通明珠线和延安西路拓宽征地4300平方米,现有面积6.8万平方米。公园以葫芦湖为主景,湖东北有风光岛,岛后横卧着峦山、嵘山,湖四周设亭、榭、廊、桥,构成湖光山色的园景。公园布局精巧,环境幽静。拥有山、湖、池、岛等景观。

所在地/隶属: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731号

基本介绍

上海天山公园位于延安西路1731号。1958年,为填埋法华浜而在园址大量取土,形成人工湖,因其形似葫芦,取名葫芦湖。人民政府在湖的周围种植树木,辟建为公园,于1959年国庆节取名法华公园对外开放。公园原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1998年因建造轨道交通明珠线和延安西路拓宽征地4300平方米,现有面积6.8万平方米,其中水体面积1.67万平方米,草坪1.24万平方米。公园布局精巧,环境幽静。拥有山、湖、池、岛等景观。

景点景观

公园以葫芦湖为主景,湖东北有风光岛,岛后横卧着峦山、嵘山,湖四周设亭、榭、廊、桥,构成湖光山色的园景。

园门、大花坛

园门位于沪杭铁路西侧延安西路上,为防止交通阻塞,门前有面积为2470平方米的集散广场。四扇金属园门共阔20米,门顶有棚架并镶嵌两排萤光灯,大门设计形式疏透活泼,通过栅门可见园内景色。园门内设一个面积为220平方米大花坛,坛边以花岗石围砌。坛中有湖石假山及金鱼池,池以鹅卵石砌就,呈葫芦形。坛内有一株树龄约120余年的五针松,并植有紫玉兰、紫薇、紫藤、枸骨、黑松、地柏等多种花木。在花坛北面,有占地5800平方米的呈贝壳形状的大草坪。草坪周边设花坛、园椅。

荷花池、荷香亭

位于大草坪东侧,面积约400平方米,池水与葫芦湖相通,池中植荷花,置哪吒闹海石雕和陶制鲤鱼喷水。池为梅花形,四周以湖石驳岸。池西南筑六角荷香亭,钢筋混凝土结构,绿色琉璃瓦攒尖顶,翘角、顶上置石荷花,面积16平方米。亭内设石园椅,木扶靠。亭三面临水,西开门通平台。钢筋混凝土平台面积为18平方米,临水处设水泥柱扶栏。池东北端石拱桥长30米,宽6米,在桥上可一览荷花池和湖岸景色。

葫芦湖、风光岛

湖位于园中部及东部,面积1.67万平方米,建园之初为葫芦形,故名。湖东部有风光岛,面积1100平方米。岛上遍植水杉和木芙蓉共450余株,浓荫蔽日。

烈士纪念碑

位于石拱桥南部,是为纪念长宁区参加广西边境自卫反击战牺牲的烈士而建的。碑呈白玉兰花形,高6.1米,用花岗石堆叠而成。环碑遍植栀子花、桂花、茶花、海棠等,碑前设置50平方米的三角形花坛,四时鲜花盛开。

嵘山、峦山

两山由南至北蜿蜒于湖东。嵘山高5米,用石块堆叠。峦山是嵘山向北的延伸,堆土而成,周围广植多种树木。峦山顶建山色亭,面积16平方米。亭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六角,绿色琉璃瓦攒尖顶,顶上置混凝土葫芦,亭内磨石子地坪上置石桌石凳。1989年在峦山侧建纪念碑,碑高1米,阔0.4米,上刻“大阪府枚方市、上海市长宁区友好城市交流提携周年纪念”字样。碑周围植樱花林,并将山色亭改名樱花亭。

碧波廊

位于湖东南,是亭廊榭台组合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磨石子地坪。亭四角,面积16平方米,出檐、木挂落,翘角,绿色琉璃瓦攒尖顶,内置圆石桌石凳。亭内南置石长凳,木扶靠,北通平台,西通廊榭。榭长9米,宽3米,榭南设石长凳,东通四角亭,西通平顶廊。廊长6米,宽3米,平顶,出檐,西北二角上翘。廊西、北设漏空墙,置石长凳,廊南通园路,廊北通平台。平台呈弧形,三面临水,长21米,宽2米,沿湖设钢筋混凝土扶栏。

湖光榭

位于湖北端,与碧波廊隔湖相对,为榭、亭钢筋混凝土结构组合建筑。亭四角上翘,绿色琉璃瓦攒尖顶,磨石子地坪,亭北面为墙,西、南两面设扶王靠,亭东面通平台。平台三面临水,长12米,宽4米,磨石子地坪中嵌鹅卵石拼成龟图和八卦图,沿水面周围置石长凳。平台北的水榭宽6米,长4米,东西两边设白色花格墙,出檐,翘角,琉璃瓦歇山顶,顶上有双龙戏珠图案。

历史沿革

园址在解放前是荒地和坟地,近旁有一座私人花园,解放初才有一些农民迁来垦地种菜。1958年3月长宁区人民委员会成立治理沟浜指挥部,先后在这块土地内取土5万立方米填浜,形成一个平均深约2米,面积为2.4万平方米的土坑。为利用这块土地,区人委决定在此建设公园。

上海市园林管理处投资14万元,于同年5月着手建园工作。公园由孙家铮、薛麒麟负责总体规划及绿化设计,鉴于资金有限,设计因陋就简,利用土坑作湖为主景,湖中架一座石拱桥,桥旁建一竹结构避雨亭,全园只有以柳树为主的10多种树木。公园于1959年10月1日对外开放,定名法华公园。因园内园景、设施较差,游人很少,区人委于1965年春夏之交将公园移交区体育运动委员会管理,改名为长宁区国防体育公园。当时公园主要是为长宁区民兵武装泅渡训练提供场所,于是在湖边建驳岸、救生台、男女更衣室、办公室、工具间等。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民兵泅渡训练停止,石拱桥以南的湖面被填,湖面积减少三分之一。不久园北9.82亩(6547平方米)土地分别划给污染严重的窑厂、煤屑砖厂和皮革橡胶厂作为生产场地。此后园内杂草丛生,树木受损,游人更加寥寥。

1973年4月,公园重新隶属长宁区园林管理所管理。市园林处投资32万元进行全面改建。1973年4月改建,工程由市园林处设计室周在春负责规划及设计,区园林所组织施工。改建工程挖土10万立方米,葫芦湖南部已填没的部分又被开挖成荷花池,石拱桥重新出现在水面上。

以石拱桥为界,桥南以草坪、荷花池为主景,桥北以开阔湖面为主景,还辟建了儿童园和青年活动区。

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3周年,公园于1975年5月23日重新开放。园名改为天山公园,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周谷城题写园牌。1977年在葫芦湖东南建碧波廊。1984年在湖东侧堆叠嵘山、峦山。1985年在园中部堆风光岛,建湖光榭。1987年9月长宁区人民政府拨款10万元,在湖南建烈士纪念碑。同年4月至1989年9月,中共长宁区委和区人民政府又集资130余万元辟建国防教育馆。

江苏路街道的其他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