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区

|

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

元宝区信息

  • 地区名称:元宝区
  • 长途区号:0415
  • 区划代码:210602
  • 邮政编码:118000
  • 车牌号码:辽F
  • 行政级别:市辖区
总站>元宝区首页>旅游景点>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

抗美援朝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专题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郭沫若同志题写馆名。总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790平方米。陈列内容分为抗美援朝战争馆、抗美援朝运动馆、中朝人民友谊馆、英雄模范烈士馆四大部分。

纪念馆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主线,以“扩建展馆、完善功能”为重点,成为展示抗美援朝历史、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重要窗口,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级重大战争纪念馆。

1957年7月,安东历史文物陈列馆开辟了“原始社会”、“历史文物”陈列,同时设有“抗美援朝纪念”专室等共十二个陈列室。1958年9月29日经辽宁省文化局上报中央文化部批准,将“安东历史文物陈列馆”改为“抗美援朝纪念馆”郭沫若同志题写了馆名。接待国内外观众达l00万人次。

该馆开放至“文革”期间闭馆。1972中和1979中曾两次恢复陈列,但因馆舍狭小,陈列条件差,难以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面貌。

1984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准辽宁省委、省政府转报丹东市委、市政府《关于扩建抗美援朝纪念馆的请示》,同意在丹东扩建抗美援朝纪念馆。  新馆是由陈列馆、全景画馆、纪念塔三大建筑主体组成的建筑群,融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和现代建筑特色于一体。总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790平方米。

抗美援朝纪念馆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由纪念塔、陈列馆、全景画馆三大主体建筑构成,融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和现代建筑特色于一体,馆内收藏抗美援朝相关文物1.2万件,各类资料3万余册,图片6000余幅,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7件,二级文物168件。

陈列馆的平面布局是呈品字形的三层建筑,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楼高19.4米,上有5个民族风格的小亭,外墙为灰白花岗岩剁斧石贴面。陈列馆的中央为序厅,序厅的正 面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浮雕群像为背景,正中是毛泽东和彭德怀的巨型圆雕像,两侧分别是志愿军战歌和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同志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命令。

纪念馆所在的小山不高,从正门拾阶而上即到。首先看到的是抗美援朝纪念塔,这座五十余米高的塔巍峨雄伟,象征着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纪念塔正面是“抗美援朝纪念塔”七个鎏金大字,背面是记载志愿军英雄业绩的铭文。

陈列馆内序厅的正面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浮雕群像为背景,陈列馆共分三层,全部陈列内容分布在十个展厅内,可以看到千余件历史照片和文物,还有复原陈列、电动沙盘等陈列设施,生动地展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

全景画馆是陈列馆旁的圆形建筑,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全景画陈列厅,下层为空军专馆和临时展厅。全景画馆陈列有全景画《清川江畔围歼战》,画面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为背景,以清川江畔三所里、龙源里、松骨峰等阻击战为重点,形象地反映志愿军在战场上的英雄气慨,战争场面十分壮烈。

此外,陈列馆旁还有露天兵器陈列场,陈列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使用的飞机、大炮、坦克等重型武器装备,以及志愿军缴获敌人的重型武器,可以拍照留念。

在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正式开放之前,来自社会各界数百名干部群众,在抗美援朝纪念塔前举行了简短而庄重的纪念仪式,表达他们对抗美援朝英烈的敬意,以此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抗美援朝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为了更好地发挥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观众数量和参观需求,2014年,抗美援朝纪念馆启动改扩建工程。改造后,抗美援朝纪念馆园区,由纪念馆、纪念塔、全景画馆、国防教育园组成,馆藏抗美援朝文物20000多件。同时,纪念馆还精心选取、设计制作了八个场景,再现了冰雪长津湖、钢铁运输线、鏖战上甘岭、奇袭白虎团、板门店停战签字会场等重要战斗战役和历史事件。

景区资质:

国家4A级景区、重点红色旅游景区

景区位置:

中国>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

到达方式:

市内乘1、3、4、5、21、22、23、24路车可达

景区开放时间:

8:00-16:00(夏季到16:30)

元宝区的其他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