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城区

|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

潍城区信息

  • 地区名称:潍城区
  • 长途区号:0536
  • 区划代码:370702
  • 邮政编码:261000
  • 车牌号码:鲁G
  • 行政级别:市辖区

德阳文庙

德阳文庙,始建于南宋,后存建筑为清代道光年间的格局。德阳文庙占地面积20800平方米,有古建筑20余处。德阳文庙是中国西部地区保存完整、规模宏大、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庙,素有“德阳文庙甲西川”之称。德阳文庙以其宏大的规模,完整的建筑群,严谨的布局,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文庙的代表性建筑。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参考:免费

所在地/隶属: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

开放时间:08:30~17:30

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第五批(清朝)

历史

德阳文庙始建于1206年(南宋宁宗开禧二年),当时在城东,后因年久失修塌毁。1368年(明洪武元年)又重建于城南东隅及德阳城区南街现有位置。经成化、弘治、万历年间的多次修葺,已有宫墙、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三楹)、崇圣祠(三楹)、东西庑(各三楹)、节孝祠、孝子祠、乡贤祠、名宦祠、名伦堂等建筑,明未又毁于兵燹。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又重建,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又进行过多次修建和修葺。1848年~1855年(清道光二十八年至咸丰五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年间的基本格局。

建筑

德阳文庙占地面积20800平方米,有古建筑20余处。文庙坐北朝南,三进四合院中轴对称布局,建筑布局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成一条中轴线,左右对称排列,由南向北中轴线依次为:万仞宫墙(照壁)、棂星门、泮池、泮桥、戟门(大成门)、礼乐亭、大成殿、启圣殿。两侧有:“道冠古今”、“德配天地”、东西庑、东西御碑亭、东西配殿等。庙前为文庙广场,庙北有后花园。

德阳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坐落在文庙中院,整个建筑雄伟、庄严、华丽,是文庙庭院中建筑高、体量大、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古建筑,它建于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是文庙的主体建筑,面阔七间33.97米,进深四间14.78米,通高21米,为重檐歇山式屋顶,屋面系黄色琉璃瓦覆盖,正脊饰以飞龙,中间置宝顶。殿内有孔子、四配、十二哲塑像和祭孔祭器、礼器、乐器陈列,有烛台、爵、镫、笾、簋、豆、硎等祭器、礼器,牛、羊、豕三牲俎,以及祭孔时演奏中和韶乐的编钟、搏钟、编磬、特磬、琴、瑟、箫、笛、埙、鼓、祝(起乐之器)、敌(终乐之器)等乐器及指挥乐舞场面的麾、节等。殿前有宽阔的拜台,可观赏场面盛大、古朴典雅的仿古祭孔乐舞。清代以来,大型祭孔活动,每年两次,时间为每年仲春上旬丁日和仲秋上旬丁日。1990年以后,德阳文庙按照清代格局和礼制恢复了祭孔乐舞表演。

德阳文庙以其宏大的规模,完整的建筑群,严谨的布局,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文庙的代表性建筑。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在考察了德阳文庙后指出:“德阳文庙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认为:“德阳文庙规模大,保存完整,特点非常突出,这在全国也不多见。”德阳文庙的建筑在全国文庙中占有重要地位。四个礼乐亭位于大成门与大成殿之间的中轴线两侧,排列在一条线上,内侧两座为双檐六角亭,外侧两座为双檐四方六角亭,造型各异,别具一格。1949年冬月,贺龙元帅在德阳文庙参加德阳解放仪式后,指着礼乐亭说:“这样的礼乐亭在全国文庙中实属少见,要好好地保护”。万仞宫墙(照壁)长30米,高11.64米,比北京孔庙照壁高大,属国内地县文庙中高大的万仞宫墙。棂星门为八柱五间五楼冲天柱式石牌坊,造型别致,雕刻精美,是南方文庙石刻棂星门中的精品。泮池中置三座单跨石拱桥,桥为梯步拱面形,中间桥跨度为14.9米,左右两边桥跨度为13.8米,为其他孔庙所少见。“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坊为砖式重檐枋,具有南方建筑风格,这与国内地县文庙中普通的木坊比较,独具地方特色。文庙后花园保存完好,这在文庙中极为罕见。

潍城区的其他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