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

|

黑龙江省鹤岗市南山区

南山区信息

  • 地区名称:南山区
  • 长途区号:0468
  • 区划代码:230404
  • 邮政编码:154100
  • 车牌号码:黑H
  • 行政级别:市辖区

?海井

燊海井景区,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街,是自贡盐业历史最好的展现之地,也是一部生动地土法生产井盐“活化石”。燊海井占地面积3亩,井位海拔341.4米,采用中国传统的冲击式(顿钻)凿井法凿成,其先进的凿井技术完成了从人力挖掘到机器凿井的飞跃,实现了人类勘探开发地下资源的重大突破,开创了现代钻井技术的先河,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门票参考:30元

所在地/隶属: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街289号

开放时间:08:30~17:30

适宜季节:春秋两季

建议游玩时间:2~3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4A

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第三批(清朝)

基本介绍

燊海井开凿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凿成,历时13年,是世界上一口超千米的大井。井凿成后,每天喷出万余担的黑卤,日产天然气8500多立方米,烧盐锅80多口,到1940年每天还自喷黑卤10000多担,天然气4800到8000立方米。燊海井从建成到今天已经生产了一个半世纪,由于长时间的缺乏维修,井下设施损坏十分严重,后来经过维修,燊海井仍可日产天然气约1500立方米。燊海井灶几度更名,先为元昌灶、荣华灶、乾元灶、四义灶,后改名过益记德新灶、新记同森灶、君记同森灶、益记同森灶、金和德星灶、福记同益灶、建记同森灶7个灶名。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深井钻成11年后,俄国的谢苗诺夫于1846年钻成了口浅井,采出少量井油。再过13年之后,美国的狄拉克才于1859年8月,钻成一口21.69米深的井,只从井里采出1.8吨多的井油。由此看来,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而且具有昭著于世界的聪明才智。

燊海井的主要建筑有碓房、大车房、灶房、柜房等。主要生产设备有碓架、井架、大车、盐锅、盐仓、采输气设施等,展示了清代井盐钻凿、天然气采输、采卤、煎盐等传统技术和工艺。燊海井的开凿,不仅揭开了这块三迭纪嘉陵江石灰岩地层地区的秘密,而且自贡市由此因盐兴市,各地盐绅商贾纷至沓来,凿井设灶,一时市景繁华。周围1.2平方公里的地方,就先后钻井198口,平均6060平方米就有一眼井,呈现“天车”林立,锅灶密布,视管纵横,云蒸雾蔚,一派井盐生产的繁华景象。

景点景观

司称雕塑

就是以前的称盐方式,称之为“司秤”,一个刚把盐捆放上秤钩的年轻盐工,从秤杆对面正视前方,而另一旁看秤的人用手稳住秤砣,目光凝聚,报出盐的重量,活灵活现,一动一静很好的再现了盐场司秤的场景。

叩问大地雕塑

取名为“叩问大地”,《盐都赋》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来解读“叩问大地”:“溯历史长河,观沧海桑田。炎黄先民,茹毛而饮血;华夏先辈,觉味而知咸。叩问天设之玄机,解读地藏之秘卷。”从而道出了自贡人民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盐都精神。这座雕塑就是碓架,是凿井的重要工具,中间这个就是碓板。当四个盐工同时跳上碓板时,对面的碓头连接的凿井工具便随之升起,盐工跳离碓板时,下面坐着的转板的人,认真的转动着凿井工具便往下凿井,就是这样不断地来来回回,长达三年的时间,才凿成了世界上第一口人工超千米深井—燊海井。盐工整齐地踩着碓板,头部下叩,赤裸着上身,真实的反映了盐场的繁荣与红火。也更真切的体现了当时盐工凿制盐井的劳动场景!

盐仓

盐场的仓库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窗户上的竹篾绳,其作用是通风防潮,这样盐放在仓库里才不容易受潮。

晒卤台

卤水被笕管送至高高的晒卤架上缓缓流下,流经架上无数的竹子,流入晒卤台内,这便是第一道过滤的工序。接下来就是在晒卤台上晒卤,其作用一是能蒸发掉卤水中的部分水分,二是能利用密度的差异过滤掉卤水中的部分有害物质。

提卤台

是由两个提卤水车和一个轱辘组成的,卤水就是通过这种人力的提卤水车来输送到更高的地方,再通过笕管输送到灶房进行生产盐。

牛滚凼

牛辛苦劳作以后,最喜欢的地方就是这里——“浴室”。不难想到这就是牛洗澡、缓解疲劳、降温的地方了,这里似乎就是它们的天堂,您看那牛儿,可以想象当时它们嬉戏玩耍的场景。

灶房

燊海井的灶房保留着传统的低压火花制盐工艺,灶房一共有8口圆锅,制盐的每一骤都在一口锅内进行。锅底下的火烧得非常旺,它就来自于燊海井内的天然气,制盐操作工艺一共分五步。

实用信息

开放时间

夏季(2月至10月):8:30-17:30

冬季(11月至次年1月):8:30-17:00

交通指南

乘车路线:

市内乘坐3路、5路、7路、31路、35路,可直达燊海井。

自驾路线:

成泸高速或内宜高速,从自贡出口离开;到达市区后沿着燊海井路行驶即可。

历史文化

制盐工艺

燊海井低压火花圆锅制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的制盐工艺,制盐的主要原料为卤、黑卤、盐岩卤三种。燃料为燊海井自产的低天然气。制盐的锅灶型采用圆锅灶,亦称瓮笼灶。主要制盐工具有:灶笼子、铁铲、烟子扁、磨盐扁等。制盐工艺共分为四大流程:一是提清化净,将卤水排放入圆锅中烧热,随后把准备好的黄豆豆浆按一定比例下锅,分离出杂质,以提高盐质。二个是提取杂质。三是下渣盐、铲盐。后是淋盐、验盐。

开凿技术

燊海井的开凿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是随卓筒井的出现而兴起于北宋庆历(1041一1048)年间的“冲击式顿钻凿井法”,日臻成熟的必然结果,这一传统的钻井技术、仅就设备而言、至燊海井开凿期,就巳形成了由木制碓架、井架(天车)、天地辊(滑轮)、大地车(绞车)组成的一套完整的体系,这套设备体系、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够科学、完善的。运用这套设备钻井.先是倒碓,劳动者站在碾架上,足踏碓板,翘起碓头将连接着的锉头提起、接着劳动者跳开,锉头随着落下的碓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着井底猛力冲击顿钻.如此一踏一跳,锉头一起一落.反复冲击顿钻.然后再推动大地车,通过滑轮天车,将扇泥筒下到井底,把钻凿出的泥浆碎石提取出来,像这样凿成一口井,往往要几年甚至一二十年时间。所以.燊海井的凿成,不仅标志着中国传统钻井技术的成熟和先进,也体现并饱含着中国劳动者的无比坚毅和艰辛。

开凿意义

走进千年盐都,让全世界深感神秘的北纬30°线。燊海井的成功开凿,揭开了这块三迭纪嘉陵江石灰岩地层沉默2亿年的惊人秘密:全球优秀的自贡黑卤水,“含有27种微量元素和40余种常量元素”,燊海井被誉为地球生命之水!燊海井竣工之日,曾出现了令人激动不已的井喷现象,场面十分壮观。这就让人联想起乾隆皇帝所言“火井昔著于临邛,今则富顺山中尤盛”的话,还是实事求是的。燊海井既产卤,又产气,完全解决了煮盐燃料的问题。燊海井钻凿成功,取名极富象征寓意。燊:火在木上烧,有生意兴旺的意思,三个火象征着生意红红火火,同时寓意天然气的源源不断;海:寓意盐井如大海一般汲取不完,财源滚滚。

南山区的其他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