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克乌拉苏木

|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朝克乌拉苏木

朝克乌拉苏木信息

  • 地区名称:朝克乌拉苏木
  • 长途区号:0479
  • 区划代码:152502201
  • 邮政编码:011000
  • 车牌号码:蒙H
  • 行政级别:乡
总站>朝克乌拉苏木首页>旅游景点>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贝子庙景区

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贝子庙景区

贝子庙旅游景区坐落于锡林浩特市贝子庙大街与额尔敦路交汇处。该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贝子庙始建于1743年(清乾隆八年),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历经七代活佛不断修缮。整个建筑群以朝克沁殿(行政教务部)、明干殿(翻译印刷部)、却日殿(显宗学部)三大庙宇为中心,包括珠都巴殿(密宗学部)、曼巴殿(医学部)、宗喀巴殿、丁克尔殿(天文数学部)、新拉布仁殿(活佛府)等八座大殿,坐北朝南呈“一”字型排列,极盛时期寺庙有喇嘛1200余人,是一座凝聚着蒙、汉、藏多民族文化艺术的古建筑瑰宝。历史上为著名的佛教学府和内蒙古藏传佛教四大圣地之一。

贝子庙,蒙古语名“班智达葛根庙”,汉名“崇善寺”。是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位于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北部的“额尔敦陶力盖”敖包南坡下。

贝子庙景区,始建于1743年(清乾隆八年),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建有8座大殿,坐北朝南呈“一”字型排列,极盛时期寺庙有喇嘛1200余人,是一座凝聚着蒙、汉、藏多民族文化艺术的古建筑瑰宝。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佛教学府和内蒙古藏传佛教四大圣地之一。2006年,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解放战争时期,贝子庙作为中共锡、察、巴、乌盟工委所在地,成为内蒙古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和乌兰夫同志亲自领导的内蒙古自治运动发源地。贝子庙是锡林浩特及周边地区近270年经济政治、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社会风俗和科学艺术的历史见证物。

贝子庙正名为“江龙·班智达·葛根·黑德”或“阿日雅·章龙·班第达·葛根索木”,即以此庙一世称号为名。亦有“葛根素木”、“葛根黑德”、“章龙班第达索木”“班第达·葛根索木”“葛根庙”“贝子庙”的异称。俗称“班第达·葛根索木”,简称“贝子庙”,市民又俗称“大庙”。

贝子庙佛教用品可谓题材丰富,应有尽有,各经堂里塑的佛像千姿百态,多不胜数,种类繁多,以释迦佛像为主的图画雕塑、泥塑、铜木质佛像达几千尊,有不少纯金银及金银粉饰的佛像,多数为铜质佛像。该庙各学部有丰富的经卷。其贵重经卷为《甘珠尔经》、《丹珠尔经》二套及《宗喀巴全集》、《佛学要义》、《经咒》等,也有藏译蒙文经卷,共四千余卷。

2006年,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命名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解放战争时期,贝子庙作为中共锡、察、巴、乌盟工委所在地,是内蒙古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和乌兰夫同志亲自领导的内蒙古自治运动发祥地。贝子庙是锡林浩特及周边地区近270年经济政治、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社会风俗和科学艺术的历史见证物。

贝子庙占地面积为1.2平方公里,沿袭黄教传统建筑格式,结构独特,雕刻精细美观。由主庙、属庙、家庙、佛塔及众多僧房组成。

整体布局上共分七座高工墙寺院。并排的七座围墙两侧为各呼毕勒罕(转主者)私庙、庙仓、王公府邸及喇嘛房屋2500所。代表性大殿(独宫)七座,经堂(学部)五座,寝宫(拉卜楞)六处,塔六座,带有宝顶的庙十一座。 其中,西红墙内(亦称西庙或千佛殿)以供奉千尊佛像为主,包括拉卜楞寺、千佛殿、活佛殿及执事喇嘛庙房。中红墙内以朝克沁大殿(亦称大经堂、大雄殿、行政教务殿)为主,包括弥勒佛、钟鼓楼及安放本庙历代活佛舍利塔的灵堂。东红墙内(亦称东庙),以却日殿(大涌经堂、显教部、亦称“福源寺”)为主,包括厢房、沙木庆、贡青、容肯、却日后宫、大庙仓、查度服库房及执事喇嘛住处。再往东为珠都巴、满巴、丁克尔、甘珠尔四座。西边四座大殿内有山门,其余的为小门或侧门。其中大经堂山门高大,它的前方为整个大庙的广场(今市集贸市场),这里有讲经台,凡属全庙性集会均在这里举行。

贝子庙历经七世活佛不断修缮。整个建筑群有朝克钦、明干、却日、珠都巴、甘珠尔、丁克尔、额日特图七座大殿,五座拉布楞(活佛殿),五座佛塔,此外尚有30多个庙仓及两间喇嘛住宅在庙宇的东西两侧和后面。建筑群规模庞大,气势雄伟。在贝子庙建成后的百余年间,该庙成为远近牧民朝拜的主要场所,香火极盛。寺内存有大量反映蒙古民族历史和生活的壁画,是研究蒙古族史和民族艺术的宝贵史料。并且有着雕梁画栋、重楼复阁、飞檐斗拱的建筑风格,还有千姿百态的佛像塑造,富丽堂皇的绘画装饰,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贝子庙的西庙亦称活佛仓,是一座规模宏丽壮阔的四合式院落。为全庙建筑的精华。东庙有五座拉卜楞,即活佛仓、色木春、新拉卜楞、却日后宫、古力道布图、旺岱哈斯尔。每座建筑都庄严雄伟,彩绘细腻,内外装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本庙活佛的高级住处或接待尊贵宾客处,如同皇宫般富丽堂皇。

全庙四周耸立一座红塔、五座白塔。其中处红塔的修建是为了镇邪。罗本喇嘛庙东处有座白塔(亦称内白塔),据该庙喇嘛忆述是为了纪念一位有功的经师而建,迄今已有二百余年。其余四座白塔分别设在全庙四周角上四座白塔观以内的区域为本庙管辖区。 贝子庙喇嘛教系藏传佛教,在该地区又称黄教、喇嘛教或黄帽派教,从元朝起由藏、青传入此地。清廷为达到“政教合一”的目的,把喇嘛教分成四个管辖区。内蒙古等地的黄教由章嘉活佛教所统辖。

贝子庙的佛事用品经卷等一应俱全,因而以“广富寺”闻名。据记载,各殿经堂内供奉的佛像,种类齐全,数量庞大,形状各样。以释迦佛像为主的图画雕塑、泥塑、铜木质佛像达几千尊,有不少纯金银及金银粉饰的佛像,多数为铜质佛像。该庙各学部有丰富的经卷。其贵重经卷为《甘珠尔经》、《丹珠尔经》二套。还有《宗喀巴全集》、《佛学要义》、《经咒》等,也有藏译蒙文经卷,共四千余卷。法器乐器应有尽有。贝子庙占地面积为1.2平方公里,沿袭黄教传统建筑格式,结构独特,雕刻精细美观。由主庙、属庙、家庙、佛塔及众多僧房组成。整体布局上共分七座高工墙寺院。并排的七座围墙两侧为各呼毕勒罕(转主者)私庙、庙仓、王公府邸及-房屋2500所。代表性大殿(独宫)七座,经堂(学部)五座,寝宫(拉卜楞)六处,塔六座,带有宝顶的庙十一座。其中,西红墙内(亦称西庙或千佛殿)以供奉千尊佛像为主,包括拉卜楞寺、千佛殿、-殿及执事-庙房。中红墙内以朝克沁大殿(亦称大经堂、大雄殿、行政教务殿)为主,包括弥勒佛、钟鼓楼及安放本庙历代-舍利塔的灵堂。东红墙内(亦称东庙),以却日殿(大涌经堂、显教部、亦称“福源寺”)为主,包括厢房、沙木庆、贡青、容肯、却日后宫、大庙仓、查度服库房及执事-住处。再往东为珠都巴、满巴、丁克尔、甘珠尔四座。西边四座大殿内有山门,其余的为小门或侧门。其中大经堂山门高大,它的前方为整个大庙的广场(今市集贸市场),这里有讲经台,凡属全庙性-均在这里举行。

景区资质:国家4A级景区

景区位置: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

到达方式:市区乘坐1路到贝子庙站下

门票价格:20元/人

景区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朝克乌拉苏木的其他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