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

|

北京市

北京市信息

  • 地区名称:北京市
  • 长途区号:010
  • 区划代码:110000
  • 邮政编码:100000
  • 车牌号码:京A—京Q
  • 行政级别:直辖市

北京天文馆

北京天文馆位于北京西直门外大街,是国家级自然科学类专题科学博物馆。主要通过人造星空模拟表演,举办天文知识展览,编辑出版和发行天文科普书刊,组织进行大众天文观测等形式向公众宣传普及天文学知识,北京天文馆已经成为中国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公众开展天文科普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1995年以来,天文馆先后被定名为国家和市、区级科普教育基地、科学与和平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并多次被评为国家和市级“科普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官网:点击查看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外大街138号东城区东裱褙胡同2号

门票:10元~45元

开放时间:9:30~17:30(周末及节假日16:30),周一周二闭馆

建议游玩时间:3~4小时

博物馆等级:国家一级(行业)

旅游景区级别:4A级

基本介绍

北京天文馆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8号,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于1957年正式对外开放,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天文馆,也是当时亚洲大陆第一座大型天文馆。五十多年来,北京天文馆以其独特的演示手段,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北京天文馆包含A、B两馆,共4个科普剧场。A馆天象厅是我国大陆地区最大的地平式天象厅,内部设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蔡司九型光学天象仪和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全天域数字投影系统,不仅能为场内400名观众逼真还原地球上肉眼可见的9,000余颗恒星,高达8K分辨率的球幕影像,还能实现虚拟天象演示、三维宇宙空间模拟、数字节目播放等多项功能。

B馆于2004年底正式建成开放,内有宇宙剧场、4D剧场、3D剧场3个科普剧场,以及天文展厅、太阳观测台、大众天文台、天文教室等各类科普教育设施。其中,半径为18米的宇宙剧场拥有标准半球全天域银幕,能同时为200名观众呈现出气势恢宏的立体天幕效果,这在我国大陆地区独一无二。

4D剧场和3D剧场分别拥有200席和116席座位,两个剧场均采用最先进的播放设备和特效设备。4D剧场不仅能够呈现栩栩如生的立体影像,还能根据科普节目情节发展产生喷水、喷风、拍腿等多种特效,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奇妙科普体验。3D剧场拥有宽12米、高9米的金属银幕,配以45度偏振立体眼镜,以逼真绚丽的立体效果为观众们呈现科普知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享誉中外的北京古观象台是明清两代皇家天文台,隶属于北京天文馆。北京古观象台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台顶展出的八件古天文仪器是国家一级文物,堪称中国天文国宝,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络绎不绝前来参观。

景点景观

天象厅

B馆(新馆)于2004年底正式建成开放,内有宇宙剧场、4D剧场、3D剧场3个科普剧场,以及天文展厅、太阳观测台、大众天文台、天文教室等各类科普教育设施。其中,半径为18米的宇宙剧场拥有标准半球全天域银幕,能同时为200名观众呈现立体天幕效果。B馆由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外观上,呈现周边扭曲的“空间纹理”(这种现象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阐释的巨大质量天体迫使小质量天体扭曲变形,并吸引小天体坠入)。而在新馆内部,宇宙剧场、动感影院等重点空间被安放在巨大的小提琴形状的弦体中间,如同弦体震动中产生的基本粒子,其所依据的超弦体理论阐释了重力与基本粒子之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在直径极为细小的弦体震动时产生的。

宇宙剧场

4D剧场位于北京天文馆B馆2楼,整个影院可以容纳200名观众同时观看,观众观赏影片时需戴上特殊的偏振立体眼镜。根据影片情节的发展,特效设备会产生出喷水、喷风、闪电、捅背、滚珠、耳风和拍腿等特效。3D剧场位于北京天文馆B馆地下一层,共设座椅116席,银幕宽12米、高9米,是个阶梯型的小巨幕影院。剧场采用了先进的播放设备,引进4K高清科普节目,画面效果真实、清晰。另外,位于建国门外的北京古观象台也归北京天文馆管理,古观象台是中国古代的皇家天文台。

快乐探索宇宙

“快乐探索宇宙”展览位于北京天文馆B馆一、二层,于2006年7月6日面向公众开放,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天文展览。在内容上,“快乐探索宇宙”展览动态地、立体地、系统地展示从地球到宇宙、从地面观测到空间观测、从宇宙大爆炸到宇宙演化等各种天文知识。在形式上,考虑建筑本身强烈的个性和现代感,采用与建筑相协调的全新展示形式,最大限度地追求总体展示效果,将展览融入建筑当中。在展示技术上,运用了各种先进展示设备和技术,从而在抽象的围合空间内营造出了遨游太空、探索天文奥秘的氛围。

“快乐探索宇宙”展览共包含了:体验月球、穿越水金地、火星风光、小天体世界、木星之旅、土星奇观、探寻天海冥、望星空、太空小影院、宇宙的尺度、天文未解之谜、宇宙的历史、游戏探秘区共13个展区。

体验月球

在几分形似月牙的展示空间内外,为观众提供展示舞台,内部在影片结束后可以试驾月球车。其中月球模型直径为760毫米,比例为1:4600000。月球模型表面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标注了近2000个月球地理信息名称,用不同的标记符号标明了月球环形山、月海、月湖、月沼、月溪、以及阿波罗登月点等信息,其中用红色字体标注了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月球环形山。月球模型外侧两端装有轴承,可用手转动观看其表面的图案。

穿越水金地

旋转的运动形态,在这个造型奇特的空间里,观众可以在行进中领略水星、金星、地球的知识影片。并将看到三颗行星的模型:水星模型直径为153毫米,比例为1:31900000,主要根据水手10号飞船探测资料,通过数据转化和程序设计将水星表面的平面图形转化为球面图形,制成水星模型,由于没有对水星的另一面进行探测,模型的两面都再现了水星正面的地貌特征。金星模型直径为380毫米,比例为1:31900000,主要根据麦哲伦飞船雷达探测资料,通过数据转化和程序设计将金星表面的平面图形转化为球面图形,制成金星模型。地球模型直径为400毫米,比例为1:31900000,主要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的有关空间摄影资料制作,再现了地球的陆地、海洋颜色等信息。

火星风光

一个类似雕塑的半球形,把有关火星的故事囊括其中,透过一个个旋窗,观众可以观赏到火星风光。

小天体世界

小天体世界介绍了小行星、彗星、流星等相关天文知识,展示了陨石坑图片,观众可以近距离观察各种珍贵的陨石:1969年7月21日,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面上留下了人类第一串足迹,同时取回月亮岩石样品。1978年,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华时,代表卡特总统向华国锋主席赠送了一块月岩样品,仅重1克。欧阳自远院士及其研究人员拿走0.5克进行科学研究,而另外0.5克月亮石就在北京天文馆B馆一层的小天体展区内。

望星空

天文台抽象造型,通过该展区的介绍,观众可以对天文望远镜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和认识。展区里有各种望远镜解剖模型及相关介绍:双筒望远镜、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折反射望远镜。展区还有个模拟天空的穹顶,镶嵌了全天88个星座中的一些主要星座,即北天星座21个和南天星座23个。星座主要亮星之间用蓝色的发光线连接,便于观众识别和记忆星座。除了星座的主要亮星外,还镶嵌了许多亮度不等、位置随意的小星星(这些小星并不代表它的真实位置,只是示意繁星满天)。在穹顶的正下方设有一个操作台,上面有星座按钮。无人按动星座按钮时,自动讲解星座,在此过程中,如按下某个星座按钮,自动讲解停止,开始讲解所按下的星座。

宇宙时空穿梭机

“宇宙时空穿梭机”互动展项是由北京天文馆策划、设计、制作完成的主题式互动展项,于2011年8月在北京天文馆B馆地下一层西侧展区面向公众展出。此展区为观众设计了故事化的观展过程,主要包括知识预备、选拔考核、体验穿梭三个部分。观众通过学习考核能够成为一艘宇宙时空穿梭机的队员,在这个具有科幻色彩的穿梭机的带领下,队员们将能够观看宇宙演化过程的几个典型阶段。在观看的过程中,队员们还将遇到几个以互动游戏形式出现的特殊情况,需要驾驶穿梭机去亲身经历这些特殊情况。游戏互动环节中还引入了团队合作和比分排行的概念,让队员在互动的过程中体验合作和竞争的感受。

知识预备区

一幅约9m长2.5m高的主题展板,整个展板就是一幅宇宙演化的画卷。在相应的位置配上简明的文字予以介绍,使得观众能够直观的了解宇宙诞生及演化的相关知识。

体验穿梭区

两台考核机将随机提出10道问题,观众需要正确回答6道及以上问题后,方可获得“宇宙时空穿梭机”的登机牌。所有问题的答案都能够在知识预备区的主题展板上寻找到。获得登机牌的观众经过装饰为黑洞的大门进入体验穿梭区。穿梭区共有4台穿梭机——天鹅号、英仙号、猎户号、人马号,每台2名,同时可容纳8名观众。体验穿梭时间长约8分钟。

玩转星空展览

“玩转星空”互动科普展览,是针对中小学所学基础天文知识,专门设计制作的一套互动的长期展览。展览位于北京天文馆A馆西展厅。

展览含有14个核心展项:1、真实星空演示仪,2、国际通用活动星图演示仪,3、中国古代活动星图仪,4、极地地区太阳高度变化演示仪,5、中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变化演示仪,6、赤道地区太阳高度变化演示仪,7、太阳高度变化原理演示仪,8、月相成因演示仪,9、内行星视运动演示仪,10、外行星视运动演示仪,11、黄道13星座及太阳位置动态演示仪,12、天球坐标演示仪,13、日月食演示模型,14、日食和月食互动多媒体。

临时展览

嫦娥探月专题展览:2007的10月24日开幕,由北京天文馆与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合作制作,内容包括:五组10余米长的图文板,一个1:2嫦娥一号模型,一个嫦娥一号奔月轨道模型,一个测控系统主要测控站的地理分布模型,3个多媒体播放器,以及嫦娥一号搭载歌曲的播放欣赏,一共六个部分。

伽利略望远镜——改变世界的工具:2008年10月15日开幕,是在北京市科协、北京天文馆、意大利大学教育科研部、意大利大使馆等多家单位的共同努力和沛纳海工作室的支持下,由意大利佛罗伦萨科学史博物馆(IMSS)策划主办,意大利国立核物理研究所、意大利国立应用光学研究所、阿尔切德利天体物理台、穆拉诺玻璃实验站共同协办的。此展览主要有6个展区,从望远镜的起源开始讲起,回顾了伽利略制作望远镜、使用望远镜的历史,描绘了十六世纪以及之后的一百年里望远镜的发展过程,讲述了望远镜在时间计量以及经度测量上的重要运用。

实用信息

门票信息


(一)剧场票当日当场有效,过时作废;展厅票当日有效。

(二)剧场票及展厅票售出后,一般情况不退换。

(三)剧场节目不适宜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孕妇及婴幼儿观看;1.0米以下儿童谢绝观看剧场节目。

(四)购团体票需30人(含)以上,持单位介绍信,提前预约。

(五)如遇特殊活动价格浮动,以售票处当天公示为准。

交通信息

乘车路线:7、15、19、27、102、105、107、111、332、347路;特4、运通104、运通105、运通106;601、708、716、732、904等公共电汽车动物园站下车即可。

地铁路线: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D口出。

开车路线:从西二环西直门桥向西、西三环紫竹桥向东、白颐路向南、三里河路向北等均可到达。内设停车场。

荣誉及其他

1958年6月25日中国发行一套2枚的《北京天文馆》特种邮票,分别是:北京天文馆、人造星空 。

2007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通知国际社会,第59000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北馆星”,即北京天文馆星 。

2011年9月3日,第二届中关村科教旅游节闭幕仪式上,北京天文馆荣获了“中关村科教旅游之最佳接待单位”、“中关村科教旅游之十佳讲解员”及“海淀旅游形象及旅游纪念品创意大赛优秀实物类作品奖”等多项奖项 。

2016年9月,北京天文馆及改建工程入选首届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名录。

2018年10月11日,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

北京市的其他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