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

|

上海市静安区宝山路街道南海区

南海区信息

  • 地区名称:南海区
  • 长途区号:0757
  • 区划代码:440605
  • 邮政编码:528000
  • 车牌号码:粤Y
  • 行政级别:市辖区
总站>南海区首页>旅游景点>西樵山风景名胜区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

西樵山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西南部,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享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珠江文明的灯塔”等荣誉。西樵山自然风光清幽秀丽,旅游文化底蕴厚重,民俗风情古朴自然。西樵山自然风光美仑美奂,山上七十二峰峰峰皆奇,四十二洞洞洞皆幽,更有湖、瀑、泉、涧、岩、壁、潭、台点缀其间,成为这座熄灭了亿万年的死火山的旷世佳作。

门票参考:55元

所在地/隶属: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环山大道山南路

开放时间:08:30~17:00

适宜季节: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0.5~1天

旅游景区级别:2013年(5A)

国家风景名胜区:1988年

地质公园级别:国家级(2004年第三批)正名

基本介绍

西樵山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西南部,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自然风光清幽秀丽,旅游文化底蕴厚重,民俗风情古朴自然。自明清以来,文人雅士,群贤毕至,旅人游子,纷至沓来,使秀美的西樵山成为名噪南粤的旅游热点。西樵山自然风光美仑美奂,山上七十二峰峰峰皆奇,四十二洞洞洞皆幽,更有湖、瀑、泉、涧、岩、壁、潭、台点缀其间,成为这座熄灭了亿万年的死火山的旷世佳作。西樵山林深苔厚,郁郁葱葱,洞壁岩缝,储水丰富,古人赞之为“谁信匡庐千嶂瀑,移来一半在西樵”。今人称之是:“绿色水库”,“固体水库”。正是因为西樵山有如此高品味的自然旅游资源,国务院、国家林业部才相继授予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区的评定。

“岭南名山西樵山,是源远流长的百越文化发祥地和千古文化名山,更是岭南文化的杰出代表。西樵山充分体现了岭南文化兼收并蓄、多元包容、与时俱进的特质。西樵山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中心,直径4公里,占地13.6平方公里,主峰大科峰海拔344米。西樵山风景资源丰富,有72座奇峰,36个岩洞,232眼清泉,28处飞瀑、10大景区(白云洞景区、黄飞鸿狮艺武术馆、南海观音宝峰寺景区、碧玉洞景区、天湖景区、九龙岩景区、翠岩景区、石燕岩景区、桃花园景区等)、东西2天湖,更有众多名胜古迹和湖、泉、涧、岩、壁、潭、台点缀其间。

景点景观

宝峰寺

西樵山宝峰寺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为南粤四大名寺之一,是一个旅游、祈福的好地方。自晋代佛教东传,在西樵山建寺弘法的高僧就很多,到了明代香火鼎盛。宝峰寺得到惠连法师兴教弘法,颇有名气。该寺建于明永乐甲申年(一四零四年),成化己亥年(一四七九年)重修。奈古刹风华正茂之际,历尽沧桑,现仅存断墙残壁。

近年来,应社会各届之意,经省有关部门批准,易地重建西樵山宝峰寺。宝峰寺重建在西樵山石牌村蛇岗。新址南北长一百八十米,东西宽一百二十米,面积二万一千六百平方米,寺之中轴线上建山门和大雄宝殿,两边分别建钟楼、鼓楼、观音殿,地藏殿、文殊殿、普贤殿,并建方丈楼和僧舍。建筑按明代风格设计,尽量保持原址的建筑风格,使宝峰寺清雅古朴。

天湖公园

天湖,是西樵山西北面一个火山口湖,三面翠峰围抱,湖水澄碧。环湖公路整洁,湖旁花木楼阁点缀,景趣天成,是游客观龙、泛舟待月的好去处。

从白云洞沿山径直上,会使你视野高远、开阔,获得更多的乐趣。一路上,苍松指路,山花伴行。忽而,你会瞧见好鸟高枝鸣;忽而,你会听到风起古松林。当你来到半山的“观瀑亭”,矗立在千仞壁上的两亭尽呈眼底;凭栏俯瞰,一道垂虹倒挂青嶂,万斛绿珠跳落玉盘,这就是飞流千尺的中段云外瀑。外瞰白云洞及洞外川原,只见古木参天,长藤爬地,花树锦簇中露出重檐飞角,碧瓦灰墙;洞外烟村绿亩,远山如黛,好似一幅鱼米之乡的风景长轴。

湖的北面,一座水月轩浮于水中,飞檐傍云,扁舟偎荡。东西两岸分别点饰着抱龙亭、龙珠亭、倚天亭、伴云亭、待月亭和鸳鸯阁等富于民族特色的建筑。湖的东面有九曲桥穿过,似玉龙卧波,又像安在绿盘上的一根琴弦。

四方竹园、茶花园

花园是一个集四方竹、宝峰胜处、宝峰寺遗址、春风亭、茶园、茶花园、霍韬妾氏墓等多个景点为一体的公园。一走进竹园,就闻到阵阵竹子香。四方竹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观赏植物,它是西樵山特有的,如迁离本园,不出三年,竹身便会回复圆形。四方竹径高三到四米,呈圆角正方形,握下去有明显的方形感,叶狭长,有明显的节。这种竹子比一般的竹子要细一点儿,矮一点儿。

经过竹林,便到了四方竹园的另一个景区:茶园。茶园里有许许多多的茶树,有的茶树矮矮的,有的却有五、六米高。茶树上长满了一个个小灯笼:浅绿色的茶果,别看它小巧玲珑,样子可爱,可是味道又苦又涩,只可以用来榨茶油。西樵山,不但是一座泉的山,花的山,而且还有不少民间流传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就是讲无笃石螺和煎燶鲫鱼的。

传说山寺里有个小和尚,看见中秋节家家户户吃月饼,啜石螺,忍不住食心大动,于是偷偷捞了石螺和鲫鱼,准备偷吃。当小和尚将石螺砸去了尖,鲫鱼放进锅里煎燶了一面,主持僧突然归寺,一边大骂小和尚开荤杀生,一边将石螺和鲫鱼重新放回山沟中去。不知是不是老和尚点了“仙”术,石螺依然活着,只不过没了螺尖;而鲫鱼照样生存,只是一边鳞浅色,也算是人间一奇了。无笃石螺在山上的瀑底或溪流中随处可见。煎燶鲫鱼,见过的人已为数不多了。

南海观音文化苑

西樵山南海观音文化苑坐落于西樵山大仙峰顶,海拔二百九十米,占地约两百万平方米,景区主要由牌坊、影壁、法像等组成。景区左右分别为双马峰和马鞍峰,背枕西樵最高峰大仙峰,俯瞰大仙峰,完全符合“左青龙蜿蜒,右白虎驯伏,背玄武垂头、前朱雀翔舞”之最佳吉穴之势。

整个景区呈金字塔型,最高处的南海观音铜像高为61.9米,寓意观音成道于6月19日之意,是世界上较高的观音座像。法像为坐姿,顶有宝珠天冠,项有圆光,弯眉朱唇,眼似双星,目光微俯,披天衣,挂璎珞,带项饰,着罗裙,慈眉善目地稳坐在莲花台上,广视众生,显现安详凝重,救苦救难的慈悲法相。观音法相莲花座直径36米,外部镶嵌上下三层共66片莲花瓣。法座内部是蔚为壮观的五层大厅,陈列众多的观音文化艺术品及功德林等。莲花座四面环水,有四桥通达,寓意四方净土,八方德水,四边皆道之佛境。

石燕岩

位于西樵山的东南面,是一处古采石场遗址,从明代早期,就有很多能工巧匠在此开采岩石,石燕岩景区包括有景良亭、天窗格、石屏风、石燕岩、石祠堂、云岩古寺、云岩飞瀑、冬菇石等景点。

石屏风在天窗格下、石燕岩口,长约数十米,高约20米,宽仅1米,正看如青峰出鞘,侧看如云底屏风,状颇雄伟,它是古代采石工人采石留下的分界标志,现成为了一个颇为壮观的景点。石燕岩因栖息石燕而得名,它的洞口扁如唇,内进宽广,窑内可容千人,岩分内外两层,外洞高数丈,洞壁凝珠含露,虽六月盛夏,仍凉气袭人,内洞蓄水成湖,为一水洞,湖水深蓝,清澈见底,水上设有游艇,可供游人幽。水洞中有两块巨石,一块露出水面,形似汽车,叫"水底汽车";一块浸在水中,形如牌坊,叫"七彩牌坊",其造型维肖维妙,令人叹为观止。水洞水道幽深,洞中有洞,天外有天,许多水道至今仍未探明,较奇的是每当骤雨初歇,洞内弥漫着一层白雾,愈发使人感到幽深神奇。

黄飞鸿狮艺武术馆

位于西樵山西南麓禄舟村,馆址为黄飞鸿故居附近的黄氏宗祠原址。狮艺武术馆占地面积5.23亩,建筑面积1006平方米。1996年开始筹建,1998年8月15日正式开馆。馆舍建筑平面成四方形,正门门厅,飞檐翘角,气势宏伟,朴实庄重;门厅中间设黄飞鸿铜像,右为“百草堂”,左为“宝芝林”。院内,右侧,为“关德兴纪念堂”;左侧,为“黄飞鸿史迹陈列室”;正面,为“黄飞鸿拜师台”;中间广场,为狮艺、武术表演场。

桃花园

桃花园是珠三角比较大的观赏性桃花园,其面积四百多亩,种有各种桃花四千余株,品种上百种,有不少还是名贵品种。在桃花盛开时,满山红遍,景色优美。

西樵山桃花沿山坡而种,每一个山坡种的桃花品种都不一样,红的灿若红云,白的如雪晶莹。较为名贵的是一种叫清枝密伦的白桃花,只有十株,晶莹透彻,冰清玉洁,花香袭人,妩媚妖娆,真是名符其实的桃花仙子。山上有一个村叫云路村,村里面有一座鲜为人知的墓,它就是李子长墓。李子长是明代学者陈献章的高足。由于李子长擅书画,不事权势,隐居山中,操行廉洁,很得山人敬仰。传说李子长画鱼能游,画花生香,画月有光,画猫能捕鼠,画鸡能下蛋,画美人眉目能传情……神奇的传说,寄托了人们对这位民间画师的崇敬和情思。

翠岩

翠园位于西樵山中部,是一条上窄下宽的漏斗状的峡谷。清代画家黎简与何丹山曾常住翠岩写诗作画,石壁上原有他们的书画室和书舍,翠岩被尊为岭南画派的发源地。景区内主要景点有无叶井、翠岩、摩崖石刻、葫芦井、蟹眼泉、黎二樵书室遗址、碧云村、桂花园等。

翠岩在碧云峰西,是一个呈漏斗状的狭长的谷,两面峭崖壁立,林荫覆盖,寒藤摇翠,满谷青葱。入口处称“捍门”,宽约二十米,谷内开阔,渐进渐狭,长约八十米。捍门后有古愚谷、半月泉、嶙峋壁、百花台和龙须瀑等。谷底一道急瀑下流成小潭,潭上复有两道小泉,一刚一柔,刚者喷射,柔者缓垂,称阴阳水。潭旁有蹬道可登内嵌于崖间的听瀑楼,楼侧有葫芦井,接贮石缝泄出的甘泉。崖侧有栈道可通玲珑径,攀绕瀑水之旁上登碧云村。谷内两个石室,是清代画家黎简和何丹山的隐居作画处,黎简在崖上题下“天然图画”四个大字。何丹山也在壁上题下七绝诗一首,正壁有不少清人的摩崖题刻。谷内左崖上榕根攫石如网,异卉纷陈,有山海棠、紫背天葵、翠云草、石上柏等阴生作物,到处充满了花木葱茏、泉歌不绝的诗情画意。

碧玉洞

碧玉洞景区位于西樵山东北部,洞中有玉岩珠、玉书室、遇仙桥、东天湖等景点。碧玉 洞为峰间峡谷,两边怪石嶙峋、谷底狭径崎岖、洞中有玉岩珠瀑,听玉石室、遇仙桥,垂云石、东天湖等景点。其中,玉岩珠瀑为西樵山最大瀑布。官山城区商旅业历史悠久,明清两代有“百步梯”石路直通山。

九龙岩

九龙岩在西樵山的中南部,比较能代表西樵山自然山水之美。沿着九龙岩步道拾级而上,两旁古藤树木随处可见,奇形百态,引人注目。景区内主要景点有紫姑井、九龙岩、湛子讲学岩、拄笏台等。

九龙岩在龙爪峰旁的峡谷中。两旁石壁曲突蟠屈,东壁上有巨石自成九孔,婉转相连,外明内暗,高低偃仰。人从外孔钻入,如在螺壳中扭动,左右旋行,奥妙无穷,十分刺激,最后可从崖顶通天崖钻出。当地流传有“九龙岩孔能钻透,好运活到九十九”的说法。谷内野花映照,杂树垂阴,流泉涓涓,景尤鲜媚。

湛子洞在九龙岩下,两崖交合,陡峙如门。下有流杯池,清泉缓泻,凉风习习,野花飘拂。再下有七星岩,可达蜘蛛峰西麓的西坑。

湛子讲学岩在九龙岩侧。岩不甚深,可容十数人,为湛甘泉当年讲学处。

白云洞

“欲揽西樵胜,先应访白云。”这是董必武同志于一九六四年三月写的《游西樵百云洞》,把白云洞认为西樵景点之首,可见白云洞的地位。

白云洞在山的西北麓,是西樵山风景的总汇。白云洞是儒、佛、道三教福地,划分为三个洞天、二十四景,主要景点有奎光楼、飞流千尺、三湖书院、字祖庙、白云古寺、云泉仙馆、连理枝榕树、四面佛、灵感石、仰辰台等,其中的“西樵云瀑”早在清朝时候已列为“羊城八景”之一。白云洞位于白云洞景区入门处是两大文化圣地字祖庙、奎光楼。字祖庙供奉的是中华文字的创造者仓颉,奎光楼供奉的是开文运点状元、中国古代文学二十八宿之一的魁星神。魁星一手捧斗、一手执笔,用笔点上谁的姓名,谁就会高中状元。

实用信息

交通线路

广州至西樵山

沿广州环城高速/沈海高速广州支线行驶13.5公里,从肇庆/佛山出口离开,进入沈海高速广州支线,沿沈海高速广州支线行驶35.5公里(经沙贝收费站),从龙江/沙头出口离开右转进入S269,沿环山大道行驶3.1公里,右转。

深圳至西樵山

沿京港澳高速/G4行驶51.1公里,从虎门/中山/珠海/G9411出岔口离开,遇口左转,进入莞佛高速,沿莞佛高速行驶30.2公里,进入广州绕城高速,沿广州绕城高速行驶63.2公里,从西樵离开,进入S113。

佛山至西樵山

在火车站乘坐公交到“佛山中医院”再换乘“佛山城巴禅城-高明线”在“登山大道口”下车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北纬22度55分至22度57分,东经112度56分至113度0分,处于珠江三角洲西部平原之上东临北江下游干道西濒西江下游干道。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西南部,地处广州、佛山、顺德、江门、高明之间,距广州市68公里。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4平方公里,共有72峰,主峰346米。

气候特点

西樵山风景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暖夏凉,四季温和,水热充足,降雨充沛。温暖多雨为其气候基本特征,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夏季炎热,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冬季相对温暖,平均气温10度左右。年平均气温在21摄氏度至22摄氏度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13摄氏度,最热月平均气温28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600多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4至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百分之八十。

地质构造

西樵山火山地质遗迹位于三水盆地的西南端,是一近菱形呈北东向展布的白垩——新近纪陆内裂谷型断陷盆地,它发育于珠江三角洲-西樵大断裂的交汇部位,主要受东西向深断裂控制。在地球物理场上,它是一条东西向展布的上地幔隆起带。西樵山还发育一系列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分布的断层、节理,它们控制了山峰内部的构造格局,断层多表现为张性,边界常呈不规则状。

历史沿革

1951年8月,西樵山天湖工程竣工,是建国后南海县内第一宗蓄水工程;

1956年6月,西樵丝织第一生产合作社在民乐成立,后来发展成丝织二厂和丝织三厂;

1978年7月1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重新审定公布“西樵山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0年9月16日,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批准西樵山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摩崖石刻等文物;

1992年5月30日,西樵文化中心投入使用;6月19日,西樵综合市场落成投入使用。

荣誉及其他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

特色景观

冬日,西樵山上,东湖、天湖景区、白云洞景区的水杉、三角枫已经变黄变红了。苍翠盎然的常绿植物与火红的三角枫交相辉映,极目之处均美成了秋天的童话。冬季,西樵山是佛山市赏红叶必打卡的地方之一。

西樵山红叶观赏期:每年1月底

南海区的其他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