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畈村

|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刘畈村

刘畈村信息

  • 地区名称:刘畈村
  • 长途区号:0711
  • 区划代码:420704104210
  • 邮政编码:436000
  • 车牌号码:鄂G
  • 行政级别:村

西山风景区

鄂州西山,古称樊山,因在吴王古都──今湖北鄂州市区之西,故名西山。 西山位于长江中游南岸,距华中大都市武汉 68 公里。北临长江,与黄州赤壁相望;南濒洋澜湖,同万顷碧波相连;东接繁华的闹市;西枕玉带萦回的百里樊川,襟江带湖,拔地而起。西山一脉九曲,九峰六谷,重峦叠嶂,松柏蔽空。翠壑丹崖,飞瀑漱玉。全山东西长约 1.6 公里,山上六条谷涧,串连七泉、三池、一湖和两道瀑布。西山地下水水质优良,终年不竭。清甜甘美的菩萨泉和酥脆可口的东坡饼享誉九州。

门票参考:免费

所在地/隶属:湖北省鄂州市鄂州区武昌大道222号

开放时间:08:30~17:30

建议游玩时间:1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3A

发展历史

西山古称樊山,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以吴王故都为特色历史文化景观,以孙权、苏轼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古灵泉寺为标志的佛教文化景观和以西山园林为主体的自然景观在这里巧妙融和,交相辉映。西山留下了三国吴王孙权治国,晋代高僧慧远参禅以及抗金名将岳飞和历代名士陶侃、庾亮、李白、苏轼、欧阳修、王安石、陆游、彭玉麟、张之洞等人在这里讲经布道、习武修文、游猎宴饮、避暑隐居的诸多踪迹。有的成为千古胜迹,令人景仰。他们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和传世墨宝,为中华文学艺术宝库增添异彩。清末书法大师张裕钊、辛亥首义烈士彭楚藩也有遗迹在此。大革命时期,贺龙将军曾率部在西山设防。解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王任重等同志曾多次来西山视察, 1965 年秋,陈毅元帅登上西山绝顶,感慨万千:“西山不亚于庐山呀!”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西山风景区位于湖北鄂州市公园路10号

气候

西山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万木葱茏、百花争艳。西(山)雷(山)二峰如剑挺峙,峻岭峭壁似龙盘桓,山峦飞动,幽谷飘云。山中溪涧泉池镶嵌于丹岩翠谷,亭台寺阁点缀于树杪花丛,曲桥水榭倒映于清溪碧流,青塔红楼隐现于七彩浮云。漫山草木青翠,鸟语花香,清风爽润,是人们娱悦身心的旅游、度假胜地。

主要景点

西山鄂州西山,古称樊山,因在吴王古都──今鄂州市区之西,故名西山。西山集雄险秀幽奇旷于一身,是不可多得的江南名山,湖北省首批四大风景区之一。西山昔有楚门东户之誉,古都明珠之称。主峰石门山海拔170米,全山植被覆盖率达98%,满山苍翠气候宜人,历代誉为浏览胜地。

西山一脉九曲,九峰六谷,重峦叠嶂,飞瀑漱玉。山上六条谷涧,串连七泉、三池、一湖和两道瀑布。西山地下水水质优良,终年不竭。清甜甘美的菩萨泉和酥脆可口的东坡饼是西山著名的特产。

在武昌长途客运站乘坐“武汉―鄂州”长途客车,一般时节的价钱是18块,可以直接坐到鄂州客运站。到达鄂州后,转坐1路公共汽车到鄂州西山坡;或者打车,鄂州的出租车比较便宜,5块钱起步价。

张裕钊墓,清代名人墓葬,位于鄂州市西山南麓张裕钊陵园,面积约500平方米,现存墓碑和墓冢。张裕钊,清末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古文家,其影响远播日本,生平事迹载入《清史稿》。该墓对于研究清末历史文化、弘扬中日友谊等具有重要价值。

吴王避暑宫 是吴王孙权在西山避暑读书的行宫,始建于公元 221 年—— 229 年之间,这里松荫铺地,山泉潺潺,气温比城区要低 2 —— 3 ℃以度,历来被称为武昌城中的“清凉福地”。东晋太元年间(公元 376 年—— 396 年),高僧慧远看中这块风水宝地,将避暑宫故基辟为西山寺。 20 世纪 90 年代只保留避暑宫一间侧殿,人称避暑殿。

1999 年吴王避暑宫迁址椅子山顶重建,成为西山又一个新风景区,有避暑宫、读书堂、议政殿、武昌楼等汉代风格的仿古建筑群,总占地面积 80 余亩。

吴王避暑宫

吴王避暑宫始建于公元221年——229年之间,相传孙权在战争期间常在西山避暑读书,在西山寒溪建了这座避暑行宫。“昔日吴王避暑宫,三分割据各称雄”,“岂是英雄真避暑,遥看赤壁好鏖兵”,这些诗句道出了避暑宫内外的运筹玄机。

东晋太元年间(公元376年——396年),高僧慧远看中这块风水宝地,将避暑宫故基辟为西山寺。

20世纪90年代只保留避暑宫一间侧殿,人称避暑殿。1999年吴王避暑宫迁址椅子山顶重建,成为西山又一个新风景区,有避暑宫、读书堂、议政殿、武昌楼等汉代风格的仿古建筑群,总占地面积80余亩。

武昌楼西枕玉带萦回的百里樊川,襟江带湖,拔地而起。往北俯瞰,万里长江,滚滚而来,滚滚而去,隔江对峙的黄州赤壁遥遥依稀可见;依栏南眺,一脉九曲,九峰六谷,重峦叠嶂,松柏蔽空,吴王孙权治国、晋代高僧慧远参禅以及抗金名将岳飞和历代名士在这里讲经布道、习武修文、游猎宴饮、避暑隐居的诸多踪迹掩没其中;临东俯视,迁建的避暑殿、读书堂、议政殿等楼台庭院掩映在花木丛中,远接繁华的闹市。登楼远眺,烟笼雾罩,水波流转,山绿如黛,山水、竹木、楼阁由浓到淡,由清晰到朦胧,构成了一幅恬适清谈的水墨画,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刘畈村的其他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