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

|

上海市

上海市信息

  • 地区名称:上海市
  • 长途区号:021
  • 区划代码:310000
  • 邮政编码:200000
  • 车牌号码:沪A-沪N
  • 行政级别:直辖市

上海宝华寺

宝华寺又称惠济宝华寺,原坐落于上海市静安区彭浦镇少年村路南侧。寺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明、清两度曾重建。民国初旧宇倾圮,仅存西偏禅房数掾及寺基20余亩。1921年,上海惠生慈善社施资重建宝华寺,置田近百亩,添设病院、校舍、残废院、放生池等设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寺院的殿后新造一个“诉然亭”,并为寺院配造了放生池和放生场;同时设立了惠济医院、养老院、惠生助产学校分校、昌明小学等社会慈善教育机构。

所在地/隶属:上海市静安区高平路1000号

一座具有宋代江南建筑风格的寺院——宝华寺,现矗立于上海市内,成为静安区广大佛教信徒敬香礼佛的重要场所,同时也为上海平添了一道神秘庄严的风景线。

历史

宝华寺又称惠济宝华寺,原坐落于上海市静安区彭浦镇少年村路南侧。寺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明、清两度曾重建。民国初旧宇倾圮,仅存西偏禅房数掾及寺基20余亩。1921年,上海惠生慈善社施资重建宝华寺,置田近百亩,添设病院、校舍、残废院、放生池等设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寺院的殿后新造一个“诉然亭”,并为寺院配造了放生池和放生场;同时设立了惠济医院、养老院、惠生助产学校分校、昌明小学等社会慈善教育机构。但是,道场却在1937年的 "八。一三"中,被日本军国主义的战火毁坏,在这场兵罹中。宝华寺仅存大殿。抗战胜利后,当时主持上海临时联合救济会总干事的赵朴老和陆梅僧等居士,在宝华寺的废墟上创办上海 "少年村"。少年村以佛教慈悲世的精神为本,以收容,教育流浪儿童为任务,以培养造就民族有用之才为宗旨。少年村的主要负责人是赵朴老。同时,得到了宋庆龄女士以及由她领导的中国福利基金会的大量援助和支持。1951年4月,少年村由中国人民救济总会上海分会接管,并入上海儿童福利会。

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原宝华寺所在地的上海市静安区彭浦镇地区,已成为本市一个规模颇举的居民住宅区。随着国家落实宗教政策、上海市根据该地区广大佛教信徒的意愿。决定将有悠久历史和良好济世传统的宝华寺予以恢复,2001年6月16日,宝华寺举行了隆重的寺院建设的奠基典礼,随着第一根桩子打入的土地,宝华寺在原来传统的基础上,被注入了新时代的活力。历经6年的重建,于2006年5月落成,并举行了殿宇佛像开光暨永觉方丈晋院升座典礼。

上海市的其他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