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湖区

|

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

溪湖区信息

  • 地区名称:溪湖区
  • 长途区号:024
  • 区划代码:210503
  • 邮政编码:117000
  • 车牌号码:辽E
  • 行政级别:市辖区

本溪人参

本溪素有“人参之乡”的美誉。本溪人参及其加工的滋补品销往国内外市场。本溪人参,按生长环境可分为野生山参和园参两种,按制法可分为生晒参、白糖参、红参等。本溪人参及其加工的滋补品销往国内外市场。

本溪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多于秋季采挖,洗净,园参经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山参经晒干,称“生晒山参”;经水烫,浸糖后干燥,称“白糖参”;蒸熟后晒干或烘干,称“红参”。

本溪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肾经,气雄体润,升多于降;具有补气固脱,健脾益肺,宁心益智,养血生津的功效;主治大病、久病、失血、脱液所致元气欲脱,神疲脉微;脾气不足之食少倦怠,呕吐泄泻;肺气虚弱之气短喘促,咳嗽无力;心气虚衰之失眠多梦,惊悸健忘,体虚多汗;津亏之口渴,消渴;血虚之萎黄,眩晕;肾虚阳痿,尿频,气虚外感。

人参传说

早年间,老秃顶子山下有一户人家姓姚,只一个寡妇妈带着一个十几岁的儿子和一个十几岁的童养媳。儿子叫姚金,童养媳叫杏花。姚母不喜欢杏花,老逼着她干重活。这天,邻居张婶送来一盘饺子,姚母赶忙把饺子藏放到柜子里,直着嗓子喊杏花:“后岭上出了好多好多蘑菇,你快去捡,咱炖蘑菇汤喝。”杏花沿着羊肠小路,穿过密密的森林,累得倒在光秃秃的山岭上睡着了。曰头偏西,杏花一骨碌爬起来,拎起空筐就往山下跑,不知跑了多少路还是没到家。这时在她前面有一团不大不小的红光,金灿灿的耀人眼。这红光围着杏花转来转去。杏花对那红光说:“你是救我吗?若是这样,你就前面带路吧。”那红光就在前面飘动,杏花紧紧地跟在后面。走着走着,进了一片树林。杏花说;“你站住,这不是回家的路!”那红光真的站住了,慢慢地落到地上。杏花眼前一黑,扑腾坐到了地上,用手去摸那光落下的地方,摸到了一棵草,那草散发着奇异的芳香,稀疏的叶尖上挺起一朵暗红色的缨儿,用手细摸摸,原来是一颗颗圆溜溜的粒粒。杏花就挖了挺大的一个坑,从坑里拿出一根活象人形似的草根。

姚金生气他妈虐待小杏花,第二天和乡亲们就到山上去找杏花。姚金从杏花走过的路上了山,杏花却从另外一条路走回来。她高兴地喊:“妈,金子哥,你们看我挖回来一根奇怪的草,和人的身子一个样。”杏花的喊声惊动了乡亲们,大家伙儿一阵惊呼:“呵,还真像人儿身呢!”姚母一听气得不得了:“你这该死的,死在外面算了,怎么又回来了?”她和杏花争夺那棵草,杏花手里只剩下一把草叶儿和一粒红得刺眼的草籽。姚母把那棵人身似的草根扔进灶坑,只见一团金光闪闪的大火球从灶坑里升起,“轰隆”一声炸雷响,眨眼间姚家的房子化成了灰烬。杏花就拼命地往火里闯,直到哭得昏迷过去。在昏迷中,她感到又出现了一片红光,一位白须飘飘、红光满面、头上顶着一朵红缨的老者走到杏花面前,从红缨冠里拿出一粒鲜红的珠子:“老身本是八百年前玉皇爷派到老秃顶子山镇山的仙草,八百年后我欲回天宫,必得借那连天的烟火,还必得惩一个救一个。你婆婆丧身火海那是她心术不善的下场;你这孩子心地善良,这棵棒槌就送你作纪念吧,明天你把它种到园子里,三年后它还会结籽,你再把它种上,年复一年,你的园子里就都是棒槌了。”老者说完慢慢从半空中隐去。杏花就睁开了眼,发现自己躺在姚金的怀里。

第二天,杏花在园子里种上了那粒棒槌籽。第二年种下的棒槌籽冒出芽尖,又长成青油油的小苗。又过二年,小苗开出一朵绿莹莹的花儿,花儿变成一朵红嘟嘟的小籽,杏花把小籽又种上了。眨眼又过了二年,头茬种下的那棵棒槌该起了。那天早晨杏花悄悄地用铲子把棒槌挖出来,喊姚金来看,姚金捧着那棵棒槌连称稀奇,问杏花是什么,杏花说叫棒槌。姚金说:“棒槌难听,你看这条根多象人的身子,就叫‘人身’吧!”杏花说:“行,就叫‘人身’,等过了年,把人身籽分给乡亲们种种。”可能从那时起,人们就把棒槌叫“人身”了。随着年代的变更,现在的人们把“人身”又写成了“人参”,而且有资料考证。人参在中药材行列数第一味呢。

再后来也有许多好事之人上老秃顶子山,希望能找到像当年杏花姑娘得到的那样大的人参,可是谁也没找到。原来,当年那棵棒槌仙告诉了杏花种植棒槌的方法后,为了避免世人来挖山参,顶杏花的买卖,他就把老秃顶子山的棒槌都用法力给带到长白山了。

溪湖区的其他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