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

|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信息

  • 地区名称:西藏自治区
  • 长途区号:0891-0897
  • 区划代码:540000
  • 邮政编码:850000-860000
  • 车牌号码:藏A-藏G
  • 行政级别:自治区

牛古沟陶器

牛古沟陶器

千百年来,雪域高原的藏族同胞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了非富多彩的艺术门类,其中就包括制陶工艺,近年来在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定日、聂拉木、昂仁等地的古墓中出土的随葬品中也发现了各式各样的陶器制品,经专家考证,日喀则地区很早以前就出现了制陶工艺。这些原始的制陶业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江孜县以及谢通门县的牛古沟一带,2008年,“牛古沟陶器制作技艺”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有着千年历史的陶器制作工艺不仅后继有人,还成为当地村民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

走进西藏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仁则乡牛古沟罗林村的“牛古沟陶器制作专业合作社”,牛古沟陶器制作技艺传承人、77岁的贡布朗加老人正熟练地操作着转盘式的陶罐模子,不到20分钟,一块普通的陶泥已经变成了一个陶罐泥胚。

贡布朗加,我从11岁跟着父亲学习制陶,是家族的第四代制陶人,现在已经66年了。牛古沟这一代的制陶工艺历史悠久,大概距今已有1300多年了。

位于谢通门县牛古沟一带的吴坚古如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在这座寺庙的佛堂里很多宗教所用的器皿都是陶制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件陶器堪称吴坚古如寺的镇寺之宝——海螺法器,据寺里的尼姑说,这只海螺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是当年莲花生大师到牛古沟一带时由他亲手制作的。莲花生大师是藏传佛教的创始人之一,当年莲花生大师为什么会亲手制作这只海螺法器?而吴坚古如寺中宗教供奉用的其他各种陶器究竟是外来的还是本地生产的,这种陶器除了在寺庙使用,是不是普通人家的生活里也在使用呢?贡布朗加老人一边摆弄着手中的陶泥,一边向我们娓娓道来。其实这些陶制器具正是出产于这片农牧业相结合的村落,其中有三个较为着名的制陶村,分别是下麦村、拉嘎村以及贡布朗加老人所在的罗林村。在过去这三个行政村结合起来被当地人称为牛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除了农耕放牧之外,还一直沿袭着陶业的传承,而关于牛村制作陶器的源起,在当地还有一段和莲花生大师有关的动人传说。

贡布朗加,当年莲花生大师来到这里,看到老百姓们杀生,顿生怜悯之心,为了减少杀生,想让老百姓多做善事,莲花生大师看到这里人口多,田地少,仅靠种田解决不了温饱,于是便将陶器的制作工艺传授给了当地百姓。

传说当年莲花生大师把陶艺技能传授给当地百姓后,还把他当时亲手制作的茶壶、陶罐、法号等陶器供奉给了寺庙,而吴坚古如寺里供奉的那只海螺法器传说就是当年莲花生大师亲手制作后来由当地人供奉给寺庙。

牛古沟的陶器制作工艺是谢通门县目前唯一一项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作为该非遗项目传承人的贡布朗加老人,他的每一个清晨是从他手中的这些陶土开始的。从11岁到现在,66年过去了,贡布朗加老人基本上没有怎么出过村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个不大的小院里,和这些坛坛罐罐打交道,看似单调的生活在他的心里却和他捏制的这些陶器一样多姿多彩。

西藏自治区的其他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