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类网

首页>旅游景点>天津市三条石历史博物馆

天津市三条石历史博物馆

天津市三条石历史博物馆是反映三条石地区机器业、铸铁业发展历史的地区性专业博物馆。位于天津市红桥区博物馆街。1958年筹备,次年10月1日开馆。全馆占地4220平方米,展室面积2174平方米。现存实物2100多件,文献3359件。文字资料1209件,其中有关三条石地区机器铸铁的历史文物较多,有从清朝光绪年间建厂至天津解放的完整帐册,有较早的铸铁业产品工具等。还保留了一处占地631平方米的福聚兴机器厂旧址。

门票参考:免费参观

所在地/隶属:天津市河北区博物馆大街5号

博物馆等级:无级别(文物)

简介

天津的工业之声最早是从三条石的石板路上传出来的。今天的这里,已经辟为“三条石历史博物馆”。是以三条石地区民族铸铁机器制造业发展史为基本陈列内容的地方专业性博物馆。“三条石历史博物馆”1959年9月27日正式开放,馆名是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的。

三条石地区指的是南、北运河以及河北大街构成的三角地带,占地面积约730余亩。这里水、陆交通便利,是天津早期商贸繁华之地。1860年前就出现了为船家、商客服务的打铁匠人,之后,第一家手工作坊——秦记铁铺在此“定居”,成了最早的铸铁手工作坊。

福聚兴机器厂旧址在三条石大街中段。该厂在1926年由工商业者王维珍创办。厂内主要产品有水车、榨油机、颜料机等。旧址保存了原来的厂房和机器设备。设有柜房、经理室、库房、车间、工棚、吊楼、厨房、厕所、工头间等9处。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民族工业发展之艰难,工人群众困苦的生活,简陋的工作条件,以及天津机器业落后的生产设备。该馆为研究天津机器业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实物和历史资料。

1860年三条石地区出现了第一家铁业手工作坊——秦记铁铺,至1914年这一地区有铁业作坊、工厂17家,成为天津市和华北地区铸铁、机器民族工业的聚集地和发祥地。1937年三条石地区的铸铁、机器业发展到鼎盛时期,仅三条石大街就有工厂80多家,被誉为“铁厂街”,整个地区的铁业作坊和工厂达300多家,产品销售到东北、西北、华北等地,一些厂家的分厂、分号遍及全国十几个省市。

福聚兴机械厂是在三条石地区铸铁、机器民族工业鼎盛时期创办的,它是目前天津市乃至华北地区唯一保留较为完好的机器业工厂旧址。厂区面积370平方米,主要设施有锻工棚、生产车间、四面开窗的炮楼柜房、仓库、工头住房、经理室、厨房及徒工住的吊楼等。福聚兴的生产设备比较先进,有车床、刨床、钻床等多台机器。

19l5至1930年,三条石地区铸铁、机器业迅速发展,到鼎盛期已明显分为两业——铸铁业和机器业。不少铁厂为了扩大规模,争相在天津和外地开设分号。到1937年前,三条石“两业”工厂达300家左右,成为当时有名的“铁厂街”。

三条石纪念馆坐落在虹桥区聂公祠前街。三条石历史博物馆,建筑面积2174平方米,展出实物2900多件。1959年9月27日正式开馆,由周恩来总理亲笔为该馆提名。这是一个以地区民族铸铁机器制造业发展史为基本陈列内容的地方专业性博物馆。该展览以翔实的史料、丰富的文物和照片,生动形象地概括介绍了三条石地区铁工业作坊兴起及其特点,记叙了三条石地区铸铁和机器业兴衰的历史过程;较典型地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艰难而缓慢发展的历程。

三条石客服务的打铁匠人,他们季节性地在此聚集地区是指南、北运河及河北大街构成的三角地带,水、陆交通便利,是天津市早期铸铁、机器工业的发祥地。早在1860年以前这里就出现了为船家、商。1860年以后,第一家手工作坊——秦记铁铺在此“定居”,是当时最早的铸铁手工作坊。1900年,天津开埠后,三条石地区铁业出现了为国外租界的建筑设施服务的铁工制造。1915至1930年,三条石地区发展到了兴盛时期,由最初的加工配套生产逐渐明显的分为两业

——铸铁业和机器业。到1937年前,在这块狭小的地方,集中了300多家小工厂。从“七.七事变”后,三条石地区“两业”的自身发展受到破坏,铸铁、机器业极度衰退,奄奄一息。新中国诞生后,三条石地区工业才得以恢复和发展,成为天津市乃至华北地区机器工业的有生力量。    三条石历史博物馆记述了近九十年来三条石地区,这一早期民族工业的缩影地区,其铸铁、机器业形成、发展、衰落的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铁质门台

人民网·天津视窗7月22日电:曾经有着“华北民族工业机器加工摇篮”美称的天津三条石地区在拆迁过程中,不断发现有历史收藏价值的相关文物。近日,记者从三条石历史博物馆得知,该馆工作人员在深入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了一整套铁门台。据了解,这套门台为天津市文物部门目前征集到的唯一一套铁质门台。

长两方铁门台为迎亲专门铸造

这套铁门台由一整条长方形铁门台和两块正方形的铁门台构成。当三条石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把这套铁门台从库房中搬运出来,拂落表面沉积的灰尘后,门台上起防滑作用的铁铸网格仍然清晰可辨。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套铁门台是金聚兴机器厂厂主当年为迎亲装点门面而专门铸造的,体现了当时铸铁业的技术水平。据了解,这套铁门台是厂主之子捐献给三条石历史博物馆的。

福聚兴机器厂旧址将进行大整修

另据了解,三条石历史博物馆——福聚兴机器厂旧址位于天津市红桥区三条石大街塘子胡同中段,是天津市唯一保留下来的民族机器厂旧址,能如实地反映三条石地区机器制造业和铸铁业的发展,其中陈列了不少当年三条石地区各工厂关于机器制造和铸铁的设备,比如刨冰机、印刷机等。福聚兴机器厂是天津市唯一保留完整的旧工厂遗址,如此完整的中国早期工厂遗址,在全国是十分罕见的。

据介绍,目前,有关部门正着手准备对福聚兴机器厂旧址进行大整修,整修工程本着保留建筑的原始风貌和格局、修旧如旧的原则。整修后,这里将成为红桥区又妥善保留下来的一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址。

金聚兴圆盘印刷机

从最古老的雕版印刷术到现在的数码印刷,印刷设备经历了多次新陈代谢。最近,从天津红桥区政府获悉,三条石历史博物馆新征集到一台三条石金聚兴机器厂生产的圆盘印刷机。此件文物的入藏,填补了近代民族铸铁机器业藏品的一项空白。

这台圆盘印刷机,长1.28米,宽1.25米,高1.40米,重约0.6吨,整体完好。因机身端部主要构件呈圆盘形而得名。铸铁构件涂刷浅绿油漆,其余部件因原存放地地势潮湿而布满锈痕,传动系统基本保持正常状态。

据了解,这台印刷机是由原三条石金聚兴机器厂生产的,金聚兴机器厂1919年由马文升创建,是专业生产印刷机的厂家,1937年传给其子马云龙。据马云龙之子马春成回忆,抗战期间,因向解放区销售印刷机,其父曾被日本人抓进监狱。抗战胜利后,马云龙重操旧业,直到公私合营,这件圆盘印刷机就是这一时期生产的。

据三条石历史博物馆馆长介绍:“1956年公私合营,金聚兴机器厂并入造纸印刷厂,一年后又与汽轮机厂合并,1958年天津发电设备厂成立,汽轮机厂又并入该厂。这台印刷机也进入该厂,‘文革’期间的不少宣传品都出自该印刷机,1999年才停止使用。”

拆迁

新华网天津频道12月19日电 随着天津红桥区三条石大街地区的拆迁工作接近尾声,位于天津市红桥区三条石小马路上的三条石历史博物馆也面临拆迁的境地。这座曾经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做过贡献的博物馆,门前早已冷冷清清。大门两侧的墙上,各式各样的搬家公司广告让人眼花缭乱,博物馆是否还能保存下来,引起市 民的关注。

据此间媒体报道,三条石历史博物馆坐落于三条石小马路上的福聚兴机器厂原址上,占地300多平方米,内部设施比较简陋。馆内收藏了大量文物,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博物馆在民间收集的。据博物馆馆长王延良介绍,这个博物馆是天津市唯一能体现三条石在解放前机械制造业和铸造业原貌的博物馆,具有一定的保留价值。

三条石历史博物馆的前身--福聚兴机器厂于1926年建厂,共有十几台机床。到1955年工厂公私合营时,已经拥有固定资产16万元,能生产近百种机器。公私合营后,福聚兴机器厂扩建迁厂并改名为天津机床附件厂,而福聚兴机器厂旧址就成了天津机床附件厂的食堂和铸造车间。

三条石地区是解放前华北重工业的摇篮,为华北地区重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三条石历史博物馆--福聚兴机器厂旧址是天津市唯一保留下来的民族机器厂旧址,能如实地反映三条石地区机器制造业和铸铁业的发展。1964年,时任文化部部长的周扬同志到天津市三条石历史博物馆观看展览,来到福聚兴机器厂旧址时,提出把旧厂房改为博物馆的想法。

原该厂一位叫陈春阳老工人说,这个博物馆被拆除太可惜了。有这个博物馆,我们的后代可以在实物的基础上形象直观地面对历史,而不是在别的什么地方看着照片想象当年三条石的旧工厂。这位老工人8岁时父母双亡,随姐姐来到天津。当时,他在福聚兴机器厂当学徒工,签下四年零一季的学徒合同。后来参加了三条石历史博物馆组织的三条石老工人讲师团,负责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教育。陈春阳说这是天津市唯一能直接反映中国近代机器制造和铸铁工业的博物馆。

在天津市文物局博物馆科,记者了解到,目前还没有接到有关三条石历史博物馆拆迁的文件。据博物馆科赵科长介绍,三条石历史博物馆的前身--福聚兴机器厂建厂较早,在解放初期就改为历史博物馆,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作用还是很大的。保存如此完整的中国早期工厂遗址,在全国是十分罕见的,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福聚兴机器厂原址是文物,它的拆迁是十分可惜的,毕竟日后重建的博物馆是假的,希望有关部门能把它保留下来。

但据天津市红桥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三条石历史博物馆已列入拆迁计划,但具体时间还没有确定。红桥区将在三岔河口附近新建一个近代工业博物馆,新馆建成之后,将展出三条石历史博物馆内现存的文物。

天津市河北区的其他旅游景点

天津市河北区的地方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