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类网

首页>旅游景点>平遥古城县衙

平遥古城县衙

平遥县衙坐落于平遥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

平遥县衙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现存最早的建筑为元至正六年(1346年)所建,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衙署位于古城中心,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200多米,东西宽100多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县衙遵循封建礼制,左文右武,前朝后寝,中轴线上有六进院落,是中国现存的明清时期县衙的典型建筑。

平遥县衙作为中国现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县衙整个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结构合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从建筑布局,还是职能设置,都堪称皇宫缩影。

平遥县衙始建于北魏,现存的县衙布局保存了明清两代的规制。县衙是封建社会县级地方行政公署,县衙楹联传承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读来颇耐人寻味。

县衙遵循封建礼制,左文右武,前朝后寝,中轴线上有六进院落,由外至内依次为:大门、大堂、宅门、二堂、内宅和大仙楼。

走进平遥古县衙,首先吸引眼球的是它的衙门联:

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

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

上联谆谆劝告老百姓不要轻易打官司,人与人之间要多一点包容,多一颗忍让之心,要邻里和睦,与人为善,不要争强好胜;下联告诫官员要懂规矩,莫要意气用事,要审时度势,勤勉、清白、谨慎才好与民做主。否则天理难容。一副对联既揭示了为民之德,也阐释了为官之道。

衙门进去是仪门,仪门平时关闭,只在县太爷出巡,恭迎上宪,喜庆节日时才开启。其联曰:

门外四时春和风甘雨,

案内三尺法烈日严霜。

本联道出了衙门内外情与法的区别,良民享受自由,违法必受严惩。古代把律治刻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案内三尺法”突出强调了法律的威严,国法如山,为官者要秉公执法,不能徇私枉法。

仪门后是大堂,是知县处理公务的主要场所,也称官阁,阁上悬有“明镜高悬”的匾额。堂上对联曰: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此联提出了为官为民的辩证关系和荣辱观,具有很强的亲民意识,提醒不要忘记官吏多从井田来,须视民事如家事。为民父母,要勤劳案牍,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二堂是知县的日常办公场所,一般民事案件在此审理,堂上联曰:

与百姓有缘才来到此,

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

有趣的是,这联中“愧”字少了一点,“民”字多了一点,意即给民多一点爱,少一点愧,实是意味深长。与宅门上的“天理国法人情”匾额一起,时刻警示知县在办公时要“爱民如子”,既要符合天理、国法,又要多体察百姓疾苦。

此外还有“柴米油盐酱醋茶,除却神仙少不得;孝悌忠信礼义廉,无有铜钱可做来”(大仙楼院联),事以利人皆德业,言能益世即文章”(县丞房中堂联),“不求当道称能吏,愿共斯民做好人”(献厅联), “酂侯拟律魏相争谏拟争系国家天下,升堂海瑞罢官升罢念百姓黎民”(酂侯庙戏合联指酂侯,萧何、魏相、唐朝魏征)“治赋有常径,勿施小恩忘大体;驭官无制法,但存公道去私情”(内宅联)等等。这些楹联颇有修身立命、忠君报国的励志作用和公生明、廉生威的警醒作用,贯穿了以民为本天下公、为官执法须尽忠的儒家治国的传统观点。

从县衙内宅联可见古代官员“八小时之外”的严谨作风:

治赋有常径,勿施小恩忘大体;

驭官无制法,但存公道去私情。

此联犹如晨钟暮鼓,发人深省。分清公与私、法与情,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县太爷“八小时之外”也不忘敲打自己。即使在后花园娱乐一下自己,也不能忘修身养性,且看花厅中堂联:

鱼因贪饵遭钩系,

鸟为衔虫被网羁。

此联融景于情、寓理于情,犹如警钟长鸣。我想,生活在当今这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世界里,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更要懂得慎独和自省。

细品平遥古城县衙里的楹联,是很有特色、颇具意味的。

一是观点鲜明,义正词严。旧时的一些官吏,喜爱自撰廉政联语,题在府衙的楹柱上,既作为自勉警策,也让人检察监督。这些对联从“亲民清政”的执政理念出发,对己对人提出了严格的执政要求。如“门外四时春和风甘雨,案内三尺法烈日严霜”、“万事莫苛求祗要大家共守此法,一心惟清白期与斯民相见以天”等。

二是自白古朴,词简意赅。纵观古代一些廉政对联,大多使用口语式的词句,琅琅上口,易为人朗读和理解,也便于记忆和流传。

三是语重心长,入情入理。看看这些对联,倒也不是总板着脸在训诫,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语重心长的劝诫。最著名的就是大堂建暖阁匾额长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对联以自白易懂的语句告诫为官者要摆正官与民的关系,正确对待民众,正确对待自己,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很是感人。

“粉署高明留胜迹,中华瑰宝在平遥”,平遥历史悠久,古属冀州地,称“古陶”。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造就了古城深邃的文化内涵。县衙楹联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展示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亮点,折射出华夏文明的光辉,细细品味,给人许多启示,其精华部分,值得借鉴和继承。  

景区资质:

国家4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

最佳游览时间:

5-10月

景区位置:

中国>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

到达方式:

平遥县衙博物馆于晋中平遥县城内,交通方便,不论从太原,还是从晋中客运站都有交通车可以到达县城。

门票价格:

平遥城内所有景点是通票,130元/人,但不包括城楼(城楼5元)。城外的双林寺和镇国寺分别是25和20元,以上景点都可以持学生证半价,现役军人,伤残退役军人免费。

景区开放时间:

8:00-19:00(景区开放时间会随着季节变化有所更改)

景区电话:

0354-5681544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的其他旅游景点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的地方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