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类网

首页>地方特产>顺平肠衣

顺平肠衣

肠衣是顺平一项传统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名,畅销西欧各国,顺平肠衣拉力强,弹性大,肠皮透明光亮。顺平肠衣年均出口创汇达3000多万美元,是顺平县的支柱产业之一。果品2001年,顺平县被国家林业部授予“中国苹果之乡”、“中国桃乡”的称号昌平果品擂台赛上获三等奖。桃木工艺品顺平县主要有桃木剑、健身球、工艺斧、娃娃枕、九龙壁等,品种达300多种。这些工艺品设计精美、古朴大方,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被评为保定市“新三宝”之首。

肠衣的起源与发韧

1.1 寻古探源--人类对肠衣的认识

远古时代,狩猎而来的动物内脏往往被遗弃。随着人类的不断探索尝试,对动物内脏开始直接食用。动物肠第一次有记载的应用大致始于春秋时期,据《周礼.考工记》记载"春被弦则一年之事"。人们开始认识到动物肠的弹性、韧性,用其制成弦线。

约于东汉年间,动物肠开始被人们作为食品材料应用,灌制肠。北魏时期贾思协著述《齐民要术》中就有"灌肠法"的记载,"灌肠法:取羊盘肠,净洗治。细锉羊肉,令如笼肉,细切葱白,盐、豉汁、姜、椒末调和,令咸淡适口,以灌肠。两条夹而炙之。割食甚香美。"

1.2 原肠腌制--肠衣加工的发端

旧志记载:"县境虽狭,商业亦颇称繁盛,质库达七处之多,店铺数且倍之,市面繁荣可想"。

其时,县内吴村一带已是一个繁华的大集镇。一些屠宰猪羊的作坊,将多余的原肠涮制冲洗干净,用盐腌起来,以供淡季销售。这种对猪羊肠进行腌制加工,并以商品形式在市场销售,便是中国最早的肠衣初加工,也是中国肠衣加工业的发端。

1.3 刮制肠衣--肠衣加工的雏形

18世纪末,顺平县一些人看到将原肠腌制后错季销售有利可图,便开始出现走村串巷收购原肠、进行加工贩卖的手工艺人。在吴村、辛庄一带,一些手工艺人开始尝试对原肠洗净后进行刮制,剔除原肠内膜的油脂、肌肉层,再进行腌制,以提高其耐贮运能力,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肠衣",这便是中国肠衣加工的雏形,肠衣进入细加工阶段。

随着经营此道人员的增多,许多人开始向外发展,北出张家口到蒙古,西过黄河到兰州一带收购原肠,立秋动身,将肠衣原料或初加工后的半成品挤压成团,由动物的皮或膀胱包起来,放进用藤条编制的酒篓里,用牲畜驮运,春节前返回,销往北京、天津等地。以此为标志,顺平开始成为全国的肠衣集散地。

1.4肠衣作坊--肠衣加工行业的开端

19世纪初期,顺平县人开始在北京东便门外创办肠衣作坊和弓弦作坊。不久,又有顺平县人在天津开设肠衣作坊和弓弦作坊,这时肠衣加工逐渐形成了一个行业。

说起肠衣加工业的形成还有一段佳话。鸦片战争前,顺平县石家庄村的石老西在北京开设了一家弓弦作坊,他的弓弦主要销往北方的关内、关外(山海关)一带,在业内享有盛名,号称"京装"货。鸦片战争后,德国商人发现了中国肠衣,视为宝物,便与清政府签订了开发中国肠衣的协议。清政府一名官员看到有利可图,便将肠衣加工和出口业务全部包下来,谋求专利,由此引发了商民与官府之争。

以石老西为代表的肠衣加工商民与其进行公堂辩理,打赢了官司,顺平县的穷苦百姓保住了自己加工肠衣的权利。从那时起,肠衣作坊和弓弦作坊统一改名为"肠庄",以生产肠衣为主要产品,以残次品制作弓弦为副产品。

1.5"吃羊(洋)行"--肠衣加工业的第一次兴盛

辛亥革命(1911年)以后,肠衣成为大宗出口商品,外国人在天津投资开办了多家洋行,经销肠衣。有着多年肠衣经营经验的顺平肠衣手工艺人,倍受外国洋行青睐。顺平人成为多家洋行的经理和技术骨干。如,顺平县辛庄人侯省三担任美国"华美洋行"经理;顺平县西朝阳人张廷权担任俄国"白兰洋行"经理;德国"德华洋行"也是顺平籍人士担任经理。当时,顺平县把搞肠衣诙谐地称为"吃羊(洋)行"。这一时期,开始生产肠衣成品,肠衣加工进入精加工阶段。

顺平肠衣在国际市场上成了畅销货,有多少都能出口。为扩大原料基地,勤奋、智慧的顺平县人又向外省进行开发性生产,把肠衣加工技术传播出去,先后在察哈尔、山西、绥远、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建立多处"外庄",将半成品运往天津各洋行。后来又开辟了大连、青岛、上海、广州、桂林、武汉、西安等加工生产基地,顺平县肠衣人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

侯省三,顺平县辛庄村人, 30年代在天津华美洋行当掌柜、经理。他经营的"华美洋行"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肠衣出口商。他本人也成为一时巨富,在家乡是首户,号称"三义公"。侯省三雇有两名得力助手,一名是南吴村的李国璋,一名是桑园村的梁清江。李国璋专办外交,梁清江专办文牍。侯省三的母亲去世,请来北京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唱戏。在华美洋行任经理期间,他召集家乡的青年人到天津当学徒;公私合营后,他任天津肠衣厂厂长,期间,又召集顺平县和满城县的青年到天津学徒,他还编制了中国最早的肠衣加工教材,中国肠衣加工业培训出了大批技术人才。侯省三先生在国内乃至国际肠衣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他的四个儿子侯祥云、侯庆云、侯瑞云、侯登云也子承父业,在北京、天津从事肠衣行业工作。

1.6 公私合营--新中国肠衣加工业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肠衣加工业受到高度重视,肠衣纳入国家二类出口物资,是换取外汇的重要商品。国家成立"中国外贸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总管肠衣出口事宜。通过对个体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肠衣加工业走上公私合营的道路。此时,顺平人成为各省、市、自治区肠衣企业的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如:顺平人侯省三担任"天津市肠衣厂"厂长。顺平人李国璋创办了"张家口市肠衣生产合作社",华北区曾对此进行表彰,并推广他的经验。李国璋的儿子李砚田,创办了"北京市肠衣生产合作社"(后改为"北京市肠衣厂")。还有顺平人杨宝印在陕西,侯振庄在广东、王凤山在广东、广西,卜德明在东北,马树森、侯振忠在甘肃兰州,马瑞声在天水市,马有福在河北石家庄,侯振林在新疆伊犁,创办经营肠衣企业。

侯振志,1920年出生,顺平县辛庄村人。1940年参加工作,1949年在外贸畜产进出口公司担任保卫科长,人事科长,1960年任天津外贸畜产进出口公司肠衣厂厂长一职,1991年去世,享年71岁。

胡建刚,1932年出生,顺平县南安全村人,1950年与本村何德全、何宝全,吴村朱忠、杨玉树,辛庄孔祥生、侯福清,马家台马立德、马文德,石家庄石德顺、石介普、梁鸿儒,峨山程怀立,王家庄王顺周,大恩村訾玉田等人到天津肠衣厂工作,天津肠衣厂的前身是华美洋行,后改为宏远肠衣厂,当时顺平辛庄人马介三任厂长,顺平人刘金城、马树森也在那里工作,1957年公私合营后收归外贸统一经营。1962年回到家乡,70年代到秦皇岛肠衣厂当技术员,从秦皇岛回来后参与了顺平县商业局肠衣厂后来是外贸肠衣加工厂的筹建工作,80年代回到家乡从事肠衣工作。

1.7社、村办企业--计划经济时代肠衣业的发展

在计划经济时期,肠衣是国家有计划的出口物资,各地原料由国家统一购销,不准自由买卖。虽然如此,顺平县境内的肠衣加工也没有中断,并且利用"残货"、"次色"等下脚料进行再加工。1958年县皮革社用肠衣残次品试制鞭弦,开辟了肠衣残次品利用的新途径。60年代初期,村办集体企业开始发展。顺平县石家庄村、北吴村、北城村、康关村、辛庄村、西闫庄村等都建立了制弦厂,以羊肠衣生产弹花弦、球拍(网球拍)弦、板胡弦、鞭弦等,并辐射到全县,发展到近百家。产品主要销往辽宁、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省。后来,马家台、桑园、何家营、西亭乡等村生产队尝试着开展肠衣残次品加工内销业务,把猪肠衣"次色"、"短码"买回后,稍加整理,即销往北京、东北等地,并迅速抢占了北京市场。70年代初,顺平县河口公社康各庄大队首先开始生产肠衣新产品--套管,通过秦皇岛口岸出口。随后,在吴村、腰山、蒲上一带获得较大的发展,几乎村村搞,家家做,凡年满18岁以上的年轻妇女,没有不会糊套管的。顺平县成为河北省外贸肠衣套管生产基地,产量占全省出口任务的80%。后来,天津外贸也在顺平县建立出口货源基地,年收购肠衣套管14万个。

侯振祥,1941年出生,顺平县辛庄村人,早年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从事肠衣行业工作,1972年开始生产肠衣干制套管和各种口味的小火腿肠。由于套管的容量大,当时用来生产玫瑰香肠,他带动当地群众加工套管,为普及套管加工技术做出了贡献。

马老白,1944年出生,顺平县辛庄村人,1978年在本村集体企业从事肠衣加工,当时主要生产弓弦、鞭弦和羽毛球拍弦等,1980年集体企业解散后曾从事个体加工业务。他的叔叔马福祥曾在天津肠衣厂负责技术管理工作。

1.8改革开放--肠衣业发展的黄金期

改革开放开始,国家原肠统购政策逐渐放开,顺平县肠衣行业依靠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经验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迅速走出残次品再加工的狭小圈子。首先是吴村一带的业务人员,开始到全国各地收购原肠,加工和转卖半成品。1983年,蒲上乡畜产品加工厂开始搞猪肠衣成品加工;1984年,北巷北村开始搞羊肠衣成品加工。以"成品"加工为转折点,肠衣行业进入搞大生产、大流通、做大买卖的新时期。90年代,顺平肠衣行业通过成立中外合资企业,拥有了自营出口权,经营管理直接同国际市场接轨,肠衣行业进入空前发展的黄金时期。1996年,顺平县肠衣界形成产值1.48亿元人民币、创汇1650万美元、跨国经营的世界最大的肠衣企业1家;产值1亿元以下、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6家;产值1000万以下、200万元以上的8家。肠衣行业以雄厚的实力成为县域经济的骨干行业、龙头行业、立县行业。在肠衣界,有"世界肠衣看中国,中国肠衣看顺平"的美誉。

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的其他特产

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的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