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石村

|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荷花池街道大白石村

大白石村信息

  • 地区名称:大白石村
  • 长途区号:0596
  • 区划代码:350623102
  • 邮政编码:363000
  • 车牌号码:闽E
  • 行政级别:村

大白石村位于镇境东部,原名白石,又名白礁。以村境内有一块奇特的白色天然礁石得名。东邻后社村,西临吟兜,西北与石埕村交界,南与后许村毗邻,北濒佛昙港,隔海与屈原公屿相望。村境位于东经117°56’至117°57.5’之间,北纬24°10.1’至24°10.8’之间。

一、 政区沿革及姓氏分布

大白石村清代属于十七都石门上保。民国时期属佛昙镇白石保。解放初期属于第五区(佛昙区)白石乡。1958年9月成立白石生产大队,隶属佛昙人民公社佛昙管理区。1981年11月,为了区分霞美人民公社白石大队,改称为白石大队。1984年9月改为镇建制,设立行政村。辖有16个村民小组。总面积3.8平方千米。总户数930户,总人口数3510人。

大白石村杨姓占85%,以佛昙杨氏长房始祖世隆公派下三房祖大秀公后裔为主,长房祖大成公后裔为次。其他还有叶、谢等姓。叶姓为明代洪武年间漳浦知县叶宗广的后裔。清末有赤湖谢姓迁居白石。

二、 经济状况及基础设施

全村有耕地1819亩,其中水田389亩,农地1430亩。滩涂近千亩。虾池100亩,吊蚵260亩。海滨造林300亩。农业主要种植芦笋及各种蔬菜。

主要企业有:“正源水产有限公司”,创办于2004年8月。“光华建材有限公司”(外资)创办于2001年元月,还有芦笋加工场、养猪场等。全村经济总收入6030万元,人均纯收入8652元。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水产养殖、农业等。白石芦笋是佛昙镇三大名优特产之一。电灯、电视、电话及各种家用电器已基本普及。

主要道路均水泥道。“海滨路”,长2000米,由白石小学至石埕村,于2004年建成。“环城路”,长1500米,由白石碧江宫至白石小学,2011年竣工。“碧江街”,长540米,由海滨路至环城路,建于1995年。“乐海路”,长1000米,由白石小学至乐海海滨天然浴场,于2000年建成。

1991年建白石码头一座,占地面积一亩。

学校:“佛昙镇白石小学”,1956年创办,校园面积6370平方米,建筑面积2261平方米。现因校安工程改造,迁址改扩建。民办幼儿园2所,医疗卫生室2所。

村委办公大楼建于2010年,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投资110万元,内设有村老年人协会和老年活动中心。

三、 名胜古迹及庙宇宫观

“红旗崎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36亩,因为有大量国家保护鸟类白鹭在这里栖息,被国家有关部门定为白鹭自然保护区。

“碧江公园”,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濒临佛昙港,地处佛昙八景之一的“猫公照鼠”景区,内有“碧江宫”和碧江凉亭,内设老年门球场合地掷球。系村民游乐休闲场所。

“碧江宫”,祀玄天上帝。

四、 古今人物

1、古代人物

郑郊,宋熙宁年间解元(举人第一名)、进士。

叶国昌,清道光十年(1830)授信武将军、江西万安营游击。

蓝载勋,咸丰年间(1851-1860)任云霄营游击。

叶连标,同治二年(1863年)台湾左营游击。

2、华侨人物

杨同志,印尼富侨杨子恭之子,曾到上海读大学。著有《汉语—印尼语词典》及《 中印(尼)大词典》等。

大白石村附近有佛昙扎内村古樟树群、漳浦六鳌翡翠湾滨海度假区、漳州花博园、天福茶博物院、漳州东南花都花博园景区等旅游景点。有旧镇大蚝、漳浦沙西红鲟、乌石荔枝、沙西榕树盆景、深土紫菜等特产。

分类信息

灯火鞍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 电话:无

武圣庙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 电话:无

赵家堡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赵家城村赵家城51 电话:无

正阳宫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杜昌路505 电话:无

东南花都俱乐部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顶埔160 电话:0596-3856866

翡翠湾海景度假酒店-会议厅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六鳌镇鳌西村翡翠湾旅游度假村 电话:0596-6981111

黄道周纪念馆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龙湖大道东78 电话:无

金仕顿大酒店-会议厅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和康大道中63 电话:0596-369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