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县

|

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宝山街道景泰县

景泰县信息

  • 地区名称:景泰县
  • 长途区号:0943
  • 区划代码:620423
  • 邮政编码:730900
  • 车牌号码:甘D
  • 行政级别:县
总站>景泰县首页>景泰县简介

景泰县简介

景泰县属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宝山街道管辖。

景泰县景泰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东临黄河,西接武威,南邻白银、兰州,北依宁夏、内蒙古,地处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为河西走廊东端门户。全县总面积5432平方公里,拥有耕地69万亩,其中水浇地36万亩,天然草场590万亩。辖6镇5乡,136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3.3万人。景泰县辖一条山镇、芦阳镇、上沙沃镇、喜泉镇、草窝滩镇、红水镇、中泉乡、正路乡、寺滩乡、五佛乡、漫水滩乡。

景泰历史悠久,早在4500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置媪围县,是丝绸之路北线上的交通重镇。1933年成立景泰县,县名寓“景象繁荣、国泰民安”之意。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为2725小时,日照百分率62%,太阳年平均辐射量147.8千卡/平方厘米,年≥0℃的活动积温3614.8℃,≥10℃的有效积温3038℃,无霜期141天,是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光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矿产资源丰富,石膏储量达3.85亿吨,居全国第二,石灰石8亿多吨,煤3.8亿吨,石英石2000多万吨,铜200多万吨,此外,金、银、锰、墨玉、陶土、蛇纹岩也有一定分布,地方工业主要有水泥、硅铁、麦芽、饲草料、石膏粉、煤炭六大行业。灌溉条件优越,境内有“中华之最”景电高扬程大型提灌工程两处,总装机容量24.56万千瓦,提水量28.6立方米/秒,是黄河上游重要的灌溉农业区。交通便利,地处亚欧大陆桥腹地,县城距中川机场不足百公里,包兰、甘武铁路纵贯全境,年吞吐量达到百万吨以上,省道201线、308线等级公路连接数条国道。通讯便捷,拥有程控电话2万门以上,数字移动电话覆盖全县所有乡镇,互联网连接海内。电力供应充足,有22万伏输电线路1条,11万伏输电线路14条,3.5万伏输电线路8条,总装机容量34.9万千瓦,年供电量10亿千瓦时。旅游资源独特,有国家地质公园黄河石林,有“沙漠宝岛”寿鹿山省级森林公园,有开凿于北魏时期的五佛沿寺石窟,有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永泰龟城、明长城。生物品种多样,有野生兽类禽类34种,野生植物115种,林木60多种。盛产多种农副产品,大宗农产品小麦、玉米、大麦、羊肉、猪肉;特色产品有沙漠洋芋、枸杞、蜜瓜、蜂蜜、白灵菇、大接杏、早酥梨、大梨枣等。发展潜力巨大,黄河上游黑山峡小观音段是建设大型水利枢纽的理想坝址,可供可发电力资源140万千瓦,投资90亿元、装机容量240千瓦的景泰火电厂已通过项目初审,有望提前建设。众多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越来越多受到影视界的青睐,成为国内外不可多得的影视基地。《最后一个冬日》、《美丽的大脚》、《汗血宝马》、《天下粮仓》、《西部热土》、《惊天传奇》等影视剧分别在黄河石林、永泰龟城等处拍摄,央视著名导演杨亚洲、唐季礼、陈家林等纷纷来景执导。《大敦煌》影视城已建成拍摄并向游人开放,已有多部影视剧在这里拍摄,其大漠、敦煌、绿洲、黄河以及宏伟气势成为西部的一个精品影视基地。

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16.27亿元,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8亿元,增长21%。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6498万元,增长14.8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829万元,增长14.9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39元,增长6.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127元,增长7.6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09‰。全县社会政治稳定,各项事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历史沿革

1913年置红水县,1933年改景泰县。县名寓“景象繁荣、国泰民安”之意。

2000年,景泰县辖3个镇、1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27043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一条山镇 50818 芦阳镇 25496 上沙沃镇 7117 喜泉乡 17790 中泉乡 15374 正路乡 19078 大安乡 4749 寺滩乡 18333 八道泉乡 9516 草窝滩乡 15701 五佛乡 14159 红水乡 6374 四个山乡 10777 漫水滩乡 11761

2005年1月6日,景泰县人民政府《关于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通知》(景政发[2005]1号):根据《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省民政厅关于白银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批复的通知》(市政办发[2004]120号)精神,现将乡镇区划调整作如下通知:

一、撤销大安乡,并入喜泉镇。其行政区域界线走向:从O27(一条山、寺滩、喜泉三乡镇边界线交会点编号,即:西七支渠与大车路交岔处小桥)起至O28(寺滩、喜泉两乡镇边界交会点,即高程为2350.8三角点)至O29(正路、喜泉、寺滩三乡镇边界线交会点,即:老虎山脊上鞍部)至O30(正路和原大安乡边界交会点处,即:沿皋兰、景泰边界线上,在回回庄子东北约150米山脚下乡村路上)至O26(喜泉与中泉两乡镇边界交会点鞍部,即在景泰与皋兰边界线上,经高程为2043路岔口,沿小路延伸)至O25(喜泉、中泉两乡镇边界交会点,即井沟大车路上)至O23(芦阳、喜泉、中泉三乡镇边界线交会点,即:赵家岘西约850米小路处)至O22(一条山镇、芦阳、喜泉三镇边界线交会点,即:沿西三支渠到陈家庄公路上,西三支渠桥处)至O27。

二、撤销红水乡,并入四个山镇,合并后的四个山镇更名为红水镇,镇政府驻地设在泰安村。其行政区域界线走向从O1(原红水乡与原四个山镇乡界边界线交会点编号,即:沿古浪和景泰边界线的2号界桩)起至O8(原红水乡和寺滩乡边界线交会点,即:2676高程点)至O9(2732.7三角点到哨马水沟和苦肠沟分水岭鞍部)至O6(黄石头岘)至O4(原四个山、漫水滩、上沙沃三乡镇边界线交会点)至O2(原四个山、漫水滩两乡镇边界线交会点,即:白咀山与大夹墙西鞍部)至O3(原四个山与漫水滩乡边界线交会点,即:沿甘蒙边界线西)至O1。

三、撤销八道泉乡,将该乡的段家井、王庄、榆树、边外等四个村并入上沙沃镇;将该乡的青城、清泉、八道泉、猎虎山、常丰、丰泉、青石墩等七个村并入草窝滩镇。撤销八道泉乡后,上沙沃镇、草窝滩镇之间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具体走向:从上沙沃、原八道泉、草窝滩三乡镇边界线交会点(二期总干渠和边外支渠汇合口)开始,向西南至1794高程点,再由1794高程点开始转西南经1721、1763、1889高程点,过大豁岘至1744高程点上山沟至1780高程点、1803高程点,过二姑娘拉牌至红湾梁1926高程点止,为上沙沃镇与草窝滩镇行政区域界线。从红湾梁1926高程点至原八道泉、原红水和寺滩三乡边界线交会点(哨马水沟与苦肠沟分水岭鞍部)原八道泉乡与寺滩乡行政区域界线为上沙沃镇与寺滩乡行政区域界线。撤并后喜泉镇、草窝滩镇、红水镇的行政区域界线标绘在景泰县1:50000地形图上,并以标绘的界线和文中文字走向说明为

景泰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 区划代码 行政级别 人口 面积
一条山镇 620423100
芦阳镇 620423101 约2.72万人 354平方公里
上沙沃镇 620423102 约7200人 383平方公里
喜泉镇 620423103 约2.31万人 545平方公里
草窝滩镇 620423104 约2.17万人 549平方公里
红水镇 620423105
中泉镇 620423200 约1.67万人 960平方公里
正路镇 620423201 约1.96万人 642平方公里
寺滩乡 620423203 约1.89万人 638平方公里
五佛乡 620423205 约1.5万人 575平方公里
漫水滩乡 62042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