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

|

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永盛镇望江县

望江县信息

  • 地区名称:望江县
  • 长途区号:0556
  • 区划代码:340827
  • 邮政编码:246000
  • 车牌号码:皖H
  • 行政级别:县
总站>望江县首页>望江县简介

望江县简介

望江县属于安徽省安庆市管辖。

望江县位于安徽省西南边缘,长江中下游北岸。地处北纬30°63′~30°26′,东经116°26′~116°55′之间,幅员1360平方公里。东南与东至县和江西省彭泽县隔江相望,西依泊湖与宿松县毗邻,西北靠大、小香茗山与太湖接壤,东北邻皖水与怀宁县交界。

地形

一面负山,三面临水,素有“水乡泽国”之称;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斜、大致呈现丘陵──岗地──平原阶梯状分布;

气候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6.5℃,无霜期252天,是全省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县份之一。年均降水量1300毫米,年日照为1962.7小时。

历史沿革

沿 革

据汪洋遗址出土文物考证,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县境内就有人类活动。

夏、商属扬州地域,西周时属舒国,春秋时前属吴,后属越,秦时属九江郡,西汉时属淮南国,东汉、三国、西晋时均属庐江郡。

东晋隆安至元兴年间(397—404)置大雷戍。义熙元年(405)始设新冶县,属豫州晋熙郡。清乾隆三十三年《望江县志》载:“皖出铁,有铁官。今怀西望北有古冶迹,武昌口有炼成墩,漳湖之表有炼成畈……椅子、磨叉间有坑矿,县名新冶,职此之由也。”

南朝陈天嘉年间(560—566)升新冶县为大雷郡,属江州。

隋开皇十一年(591)改大雷郡为义乡县,属熙州。乾隆三十三年《望江县志》载:“陈、隋间,县有义士助国平时难,隋文帝旌为义乡。”开皇十八年(598)改义乡县为望江县,属同安郡。县城东南的宝塔河一带曾是长江故道,登城中钵盂山,可一览江流之胜,故名望江。

唐武德四年(621)改望江县为高州,属舒州同安郡。武德七年改高州为智州,属淮南道同安郡。至德二年(757)废智州复望江县,属淮南道盛唐郡严州。

北宋至道初(995—997)望江属淮南路舒州。政和五年(1115)属淮西路德庆军。

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望江属淮西路安庆军。庆元元年(1195)属淮西路安庆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府为路,望江属蕲黄宣司安庆路,至元二十三年(1266)废司置省,望江属河南江北行省安庆路。

明洪武初望江属南京宁江府,洪武六年(1373)属南京安庆府。

清顺治二年(1645)望江属江南省安庆府。雍正三年(1725),江南省析为安徽省和江苏省,望江属安徽省安庆府。

民国元年裁府,望江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属安徽省安庆道。民国17年废道,属安徽省。民国21年属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34年属安徽省安庆专员公署。

1949年3月28日望江解放,属皖北行政公署安庆署。1952年皖南、皖北行署并为省,望江属安徽省安庆专署。1968年改安庆专署为安庆地区革命委员会。1977年改称安庆行政公署。1988年地市合并,望江县均属安庆市人民政府管辖。

望江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 区划代码 行政级别 人口 面积
华阳镇 340827100
杨湾镇 340827101 约3.5万人 62平方公里
漳湖镇 340827102
赛口镇 340827103 约4.1万人 64平方公里
高士镇 340827104 约8万人 122平方公里
鸦滩镇 340827105 约7.56万人 158平方公里
长岭镇 340827106
太慈镇 340827107
凉泉乡 340827200
雷池乡 340827201 约5.3万人 143.4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