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左县

|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

喀左县信息

  • 地区名称:喀左县
  • 长途区号:0421
  • 区划代码:211324
  • 邮政编码:122000
  • 车牌号码:辽N
  • 行政级别:自治县
总站>喀左县首页>喀左县简介

喀左县简介

喀左县属于辽宁省朝阳市管辖。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总面积2240平方千米。总人口42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大城子镇,邮编:122300。代码:211324。区号:0421。拼音:Kalaqinzuoyi Mengguzu Zizhixian。

行政区划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辖10镇、7乡:大城子镇、南公营子镇、山咀子镇、南哨镇、公营子镇、白塔子镇、中三家镇、老爷庙镇、六官营子镇、平房子镇、十二德堡乡、东哨乡、羊角沟乡、草场乡、坤都营子乡、卧虎沟乡、水泉乡。

历史沿革

喀喇沁左翼之名始于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据《蒙古游牧记》记载:“苏布地从叔父色楞,初为所部塔布囊,天聪九年(1635年)诏编佐领以色楞掌管左翼,授扎萨克,顺治五年(1648年)叙功封镇国公,世袭罔替。”“喀喇沁”,原为部落名称,蒙古语是“保卫”或“看守”之意。

喀喇沁县境,战国初为东胡地。魏、晋时属鲜卑她。十六国时属前燕地。北魏时属营州地。隋属柳城郡她。汉属右北平郡。唐属营州地。唐末被库莫奚所居。辽属中京道。统和四年(982年)置阜俗县。统和十六年(998年)置利州。南境为潭州龙山县,北境为富庶县。金属北京路利州。元属大宁路利州龙山县。明属大宁都指挥使司的营州中卫地,后改属诺音卫地。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置喀喇沁左翼旗(治所初在官大海,后迁至南公营子)。清乾隆五年(1740午)设塔子沟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塔子沟厅为建昌县。实行蒙汉分治:汉族归县管辖,蒙古族归旗管辖。一抉儿土地上有两套行政建制,旗县并立。民国三年(1914年)将建昌县又改为凌源县。民国二十年(1931年)分设凌南县。1937年凌源、凌南二县合并为建昌县。1940年撤销县。将喀喇沁左翼旗改为喀喇沁左旗,统归喀喇沁左旗管辖。

解放后成立喀喇沁左旗人民政府(驻地大城子镇)属热河省管辖。1955年热河省建制撤销后,划归辽宁省管辖。1958年4月1日,成立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归朝阳地区行政公署领导。现为朝阳市辖县。(以上摘自“辽宁地名信息网”)

2000年,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辖10个镇、7个乡。总人口397469人,各乡镇人口: 大城子镇 68491 南公营子镇 26217 山嘴子镇 19464 南哨镇 13805 公营子镇 30960 白塔子镇 27434 中三家镇 15658 老爷庙镇 22139 六官营子镇 22607 平房子镇 26962 十二德堡乡 28236 东哨乡 15873 羊角沟乡 17582 草场乡 7951 坤都营子乡 10974 卧虎沟乡 9697 水泉乡 30119 官大海农场虚拟乡 3300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12年2月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喀左县为2011年国家园林县城。

喀左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 区划代码 行政级别 人口 面积
大城子街道 211324001 街道
利州街道 211324002 街道
南公营子镇 211324101
山嘴子镇 211324102 约1.9万人 98.6平方公里
公营子镇 211324104 约3.06万人 168平方公里
白塔子镇 211324105 约3.03万人 118平方公里
中三家镇 211324106 约1.7万人 174平方公里
老爷庙镇 211324107 约2.12万人 131平方公里
六官营子镇 211324108 约2.73万人 135平方公里
平房子镇 211324109
十二德堡镇 211324110 约2万人 100平方公里
羊角沟镇 211324111
兴隆庄镇 211324112
甘招镇 211324113
东哨镇 211324114 约1.53万人 98平方公里
水泉镇 211324115
尤杖子乡 211324204
草场乡 211324207 约8400人 60平方公里
坤都营子乡 211324210 约1.13万人 64平方公里
大营子乡 211324211
卧虎沟乡 211324214 约1.08万人 100平方公里
国营官大海农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