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

|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

丰县信息

  • 地区名称:丰县
  • 长途区号:0516
  • 区划代码:320321
  • 邮政编码:221700
  • 车牌号码:苏C
  • 行政级别:县
总站>丰县首页>丰县简介

丰县简介

丰县属于江苏省徐州市管辖。

丰县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介于东经116°21′15″-116°52′03″,北纬34°24′25″-34°56′27″之间,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七县交界处,淮海经济区中心地带。北与山东省的金乡、鱼台县接壤,南与安徽省砀山、萧县毗邻,西接山东省单县、东与本省铜山、沛县相连。全县总面积1450.2平方千米,南北长约59.2千米,东西宽约46.6千米。

【建置沿革】

古谚云:“先有徐州后有轩,惟有丰县不记年”。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华夏大地,自轩辕黄帝以来,统制天下,分封万国。《易》称“万国咸宁”,此时尚未分州。帝喾创设九州,徐州即为其中之一,此时丰地隶属于徐州,皆属东夷之地。尧使禹治水,九州攸同,丰仍为徐州之域;虞、夏、商沿袭。

周朝并徐州于青州;丰此时随之隶于青州。春秋时期属宋,为宋王偃的都所。《左传》鲁庄公十二年(公元前682),宋国大乱,群公子奔萧;宋桓公立,封萧叔大心于萧,此时丰为其支封。

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齐、楚、魏共伐宋;宋康王逃走,死于温地,丰县遂属楚。

秦灭楚统一六国,分封郡县,丰始为县,隶楚郡;复以丰隶泗水郡。

西汉、东汉时期,丰县隶属豫州沛郡、沛国。

魏武帝恢复徐州,治所彭城,统辖七个郡国。明帝景初二年(238),分沛国、萧、相等10县为汝阴郡;把杼秋、公丘、彭城、丰、广戚五县划归沛王国。

晋朝,隶属关系同汉代。

南北朝时期,宋改丰县隶属北济阴郡;北魏沿袭。北齐,改隶永昌郡。北周时隶总府。

隋朝开皇三年(583)废除郡制,改为州制,州统辖县。大业三年(607)恢复彭城郡,统辖11个县,丰县隶属彭城郡。

唐代武德元年(618),改隶徐州;贞观元年(627)设置 15 道,徐州统辖7县,隶属河南道;天宝元年(742),徐州改为彭城郡;乾元元年(758),彭城郡又改为徐州;贞元十六年(800),徐州改为武宁军,以节度使镇守;咸通十一年(870),恢复徐州;不久,徐州改为感化军;从武德元年至咸通十一年(618-870),丰县皆隶属徐州。

五代梁时,丰县隶属沿袭唐代,隶属徐州;后晋时,徐州又改为武宁军;后周时,恢复为徐州。从梁至后周,丰县皆隶属徐州。

宋代太祖建隆元年(960),徐州改为武宁军,不久恢复为徐州,统辖彭城县、萧县、丰县、沛县、滕县,隶属京东西路;绍兴元年(1131),徐州为金占领,又为武宁军,统辖彭城、萧、丰三县,隶属山东西路。

金代、辽代,丰县均属(徐州)武宁军。

元代至元元年(1264),徐州统辖永固、彭城、萧三县;丰县隶属东平府。后,丰县隶属济宁路;至元二年(1265)。沛县并入丰县属济州;三年(1266),丰县、沛县析置;八年(1271),丰县隶归德府;至正八年(1348),又改隶徐州。

明代洪武元年(1368),徐州为张士诚占领。明太祖朱元璋兵下,淮安、徐州、邳县皆归附朱元璋,此时,丰县亦归附。初,丰县隶属中立府,即凤阳府。洪武八年(1375),丰县隶徐州,改为南直隶。

清代,丰县隶属徐州,与铜山、邳、睢宁、宿迁、砀、沛、萧七县合称八属。

民国元年至2年(1912-1913)冬,由中华民国南京革命政府委派县知事,丰县隶属徐州;民国2-5年(1913-1916),张勋在徐州恢复清朝帝制,委派县长,丰县隶属徐州;民国5-15年(1916-1926)军阀割据时期,丰县隶属徐州。

民国15-27年(1926-1938)5月,丰县隶属国民党徐州专署。民国27年5月17日-34年(1938-1945)秋,县城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期间,境内有三个性质不同的县级政权同时存在:(一)国民党领导的丰县政府撤出县城,偏安乡下,仍隶徐州;(二)民国27年底-34年(1938-1945)秋,日伪丰县政府隶日伪淮海省;(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丰县和华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民国29年(1940)6月-11月隶属苏鲁豫区行置,29年12月-31年10月(1940.12-1942.10)改隶山东省湖西地区行署,31年10月-33年6月(1942.10-1944.6)改隶冀鲁豫六行署,33年6月-34年8月(1944.6-1945.8)改隶冀鲁豫十一行署。

民国34年9月-37年11月(1945.9-1948.11),丰县境内县级政权有:(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丰县和华山县、华砀县人民政府,民国34年8月-35年3月(1945.8-1946.3)隶属苏北办事处;35年(1946)3月苏北办事处撤销,改隶冀鲁豫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至1949 年8月;36年(1947)11月撤销华砀县;1949年8-9月,丰县、华山县改隶山东省台枣专署;(二)此间国民党领导的丰县政府,隶属徐州行政专署。

1949年9月-1950年5月,丰县和华山县仍隶属于山东省台枣专署;1950-1953年1月,丰县、华山县改隶山东省滕县专署;1953年1月丰县划归江苏省徐州专署华山县撤销;1953-1982年,丰县隶属江苏省徐州专署;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徐州专署撤销,丰县隶属徐州市人民政府,迄今。

【行政区划】

丰县辖1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林场。全县共有371个村(居)民委员会,其中村民委员会343个,居民委员会28个。

【地貌土壤】

丰县属黄泛冲积平原,地势高亢、平坦,地面高程一般在34.5-48.2米之间,西南略高于东北。境内东部有一孤丘——华山,山高68米。境内河流原为自然河流,东西走向,建国后进行了全面治理,以洪水走廊大沙河为界,东有郑集南北支流,流向自西向东;西有复新河水系,流向自南向北,废黄河经过治理,引入长江水,形成了大沙河带状水库。县内土壤质地在距黄河决口较近的南部、西南部,质地多为砂土——砂壤;县中部多为砂壤——中壤,以砂壤和轻壤为主;北部低洼地区质地多为粘土。一般来讲,具有粘心、粘底异质层的土种物理性粘粒含量高于均质型,具有厚砂底异质层的土种,其物理性粘粒小于均质型。

【自然资源】

农业资源 丰县是农业大县,为江苏省农业产业化试点县,农业资源十分丰富。 2001年丰县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确认为联合国绿色产业示范区,被国家环保总局确认为第二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1年被农业部、外经贸部确定为部级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在'2003首届(北京)中国果菜产业论坛评比中被评为“中国果菜十强县(市、区)”。近年来丰县依靠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出口创汇农业得到较快发展,逐步形成了果蔬、木业和畜牧三大主导产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许嘉璐、孙孚凌等来丰县视察工作时,均对丰县的农业产结构调整给予了高度评价。

丰县是全国水果生产十强县,拥有果树面积30.9千公顷,2013年生产苹果、白酥梨等各类优质果品49.67万余吨,是江苏省最大的连片果园,被誉为“红富士之乡”、“苏北果都”。丰县生产的“大沙河”牌红富士苹果被“99'昆明世博会”指定为唯一无公害苹果。原国务院副总理-为丰县题写了“果海”;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为丰县题写了“果都”。

丰县是著名的特种蔬菜之乡,丰县蔬菜生产大力推广应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 19个品种已通过江苏省无公害标准认证,获无公害农产品称号。全县蔬菜复种面积50392公顷,其中规模连片种植面积38686公顷,形成牛蒡、芦笋、山药、黄皮圆葱、大苔蒜、设施菜、食用菌、夏番茄、芦荟9大基地,占总面积的76.3%,全部被认定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出口创汇蔬菜规模种植面积40020公顷,其中牛蒡、芦笋、山药、圆葱、大苔蒜5大基地成为江苏省特色出口创汇蔬菜基地,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丰县生产的大沙河牌牛蒡,在中国果菜专家委员会和中国果菜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百姓最喜爱的新世纪瓜果菜王选评大赛中获“中国牛蒡王”的美誉称号。

土地资源 全县辖区面积1450.2平方公里。农用地 115559公顷,其中耕地75929.98公顷、园地25098.76公顷、林地3539.042公顷、 农田水利用地5728.15公顷 ;建设用地25278.053公顷,其中交通运输用地1318公顷、公路用地1120.09公顷、水利设施用地3271.53公顷;未利用地4257.15公顷。

丰县土地肥沃,物产富饶,是联合工发组织确定的“绿色产业示范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有着丰富的绿色食品资源和天蓝水碧土沃的生态环境资源,是无公害果蔬之乡。

水力资源 占地2201.1公顷的大沙河在丰县境内形成了一条300多米宽、28公里长的水库,万亩水面上水鸟翔集,河道两岸果树环绕,是一片休闲娱乐的胜境,正在开发为百里生态旅游观光带。废黄河和大沙河两河开发已列入国家级投资开发项目。

矿产资源 丰县境内的矿产资源有岩盐、含钾砂页岩、煤、砖瓦用粘土、铁、铝、石油、天然气、地热等。特别是岩盐、含钾砂页岩资源潜力很大,极具开采价值。目前,开发利用的矿种有岩盐、含钾砂页岩、煤和砖瓦用粘土。

【气候水文】

丰县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在15.3℃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9.9℃左右;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38.3℃左右。年降水量653.3mm左右,无霜期187天左右。

【历史文化】

江苏省丰县是汉高祖刘邦、道教始祖张道陵的故里,古称丰邑、秦台、凤城,始建县于秦,隶属于楚郡、泗水郡,西汉、东汉时隶于沛郡、沛国。汉高祖刘邦出生于丰县中阳里,在任泗水亭长之时,押解劳役赴骊山修陵,在中途丰西泽斩蛇起义,成为一代帝王,创立了四百余年的大汉江山,成为汉人、汉字、汉文化的创始人。其后,萧何、周勃、周亚夫、张道陵、萧道成、萧衍、李若谷、李蟠、李卫等著名历史人物均祖居丰县。白居易、杜牧、苏东坡、文天祥等名家均在此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古老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分布在县内的人文景观主要有:汉皇祖陵园、文庙、古城河、厌气台、斩蛇沟、龙雾桥古迹群、周勃纪念馆、张道陵纪念馆、李卫纪念馆、李蟠状元碑园、凤鸣公园、凤鸣宝塔、大沙河百里农业观光带等,每年都有许多中外友人来丰县观光访古,踏青旅游。

【旅游资源】

丰县位于江苏省最西北部,毗邻苏鲁豫皖四省七县,古称秦台、凤城,享有“先有徐州后有轩,惟有丰县不纪年”和“丰沛收,养九州;不沛不收,还养亳州”之美誉。因汉高祖刘邦诞生于此,被称为“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两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丰县生态环境优美,大沙河观光带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汉皇陵、古城河等两汉景点古朴典雅,精致堂皇,凤鸣宝塔、刘邦广场等标志性建筑格调高雅,自然风韵与人文景观相映生辉。丰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皇帝—汉高祖刘邦和“汉初三杰”之一的汉朝名相萧何的诞育之地,汉宿将周勃、杂家刘安、道教始祖张道陵、张鲁、清代三朝重臣李卫,状元李蟠等都出生于此,凤凰嗉、文庙、汉皇祖陵园、秦汉古城河等名胜古迹流传着许多古老而美丽的故事,两汉文化一脉相承,渊远流长。丰县的两汉文化传说与典故很多,但能够看得见的古迹、遗迹,却较少。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丰县通过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塑造和再现了一批汉文化旅游景点,1984年县文化部门通过文物景点普查,重点确立并推出了19处汉文化古迹、遗址如萧何宅、五门、中阳里、斩蛇沟等,并设立了景点标志牌,某些景点如斩蛇处、龙雾桥等立碑建亭,作为文化旅游景点制定了保护开发措施。近两年,丰县重点开发与建设了金刘寨汉皇祖陵园、中阳里、张道陵故里、秦汉古城河、汉城、刘邦广场等景点,并逐步融入徐州两汉文化旅游圈,成为徐州汉文化旅游的又一亮点。

近年来,丰县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在充分调查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依托大沙河沿岸花果长廊的资源优势,重点建设并推出了果都大观园、万亩梨园、百年梨园、果园五分场、套楼苹果园等生态旅游景点,并于梨花节、苹果节期间进行重点策划和包装,现如今,“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体验农家风情、赏花、摘果、购生态绿色食品”已成为丰县的特色旅游品牌,“丰县梨花节”也已成为徐州生态旅游的城市名片,对徐州和周边地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区位交通】

丰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七县结合部,承东启西,连南贯北,交通区位优势独特。

徐济(徐州-济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与京福、-公路并网,该项目于2007年6月开工建设,2010年建成通车。境内有省级公路三条,分别为 S321、S322和S254。其中丰徐一级公路S322 连接丰县到徐州;S322 沛丰单公路连通丰县东西,西通山东菏泽、河南商丘等地,东连山东枣庄、临沂等地;S254贯穿丰县南北,北通山东济宁、菏泽地区,南连安徽淮北等地。

铁路运输:丰沛铁路建设工程可研报告于2008年5月批复。 2008年9月动工。丰沛铁路按国铁II级设计,线路全长50.4公里,年运量500-800万吨。2013年底,丰沛铁路建成通车。

水路运输:丰县位居微山湖西部,境内主航道复新河为六级航道,与湖西京杭运河相通,相距40公里。

航空运输:丰县距徐州观音机场仅100公里,行车时间仅需1个小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网络,使丰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四省通衢”之地。

【人口民族】

全县户籍人口120余万人。全县有汉、蒙古、回、藏、维吾尔、彝、苗、锡伯、景颇、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纳西、普米、傣、拉祜、达斡尔、羌、高山、黎、怒、布朗、哈尼、哈萨克等29个民族。

【发展目标】

到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超600亿元,年均增长8.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同口径增长8%以上,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5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000元和22000元以上,初步展现“强富美高”新丰县的现实模样。

丰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 区划代码 行政级别 人口 面积
中阳里街道 320321001 街道 约16万人 20平方公里
凤城街道 320321002 街道
孙楼街道 320321003 街道
首羡镇 320321102 约8.9万人 120平方公里
顺河镇 320321103
常店镇 320321104
欢口镇 320321105 约9.37万人 105平方公里
师寨镇 320321106
华山镇 320321107 约5.2万人 82平方公里
梁寨镇 320321108 约3.7万人 68平方公里
范楼镇 320321109 约8万人 128平方公里
宋楼镇 320321111 约9万人 122平方公里
大沙河镇 320321112 约5.8万人 128平方公里
王沟镇 320321113
赵庄镇 320321114 约6.56万人 91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