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街道

|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嘉陵街道

嘉陵街道信息

  • 地区名称:嘉陵街道
  • 长途区号:0839
  • 区划代码:510802002
  • 邮政编码:628017
  • 车牌号码:川H
  • 行政级别:街道
总站>嘉陵街道首页>嘉陵街道简介

嘉陵街道简介

嘉陵街道属于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管辖。

嘉陵街道位于广元市城区中部嘉陵江与南河交汇处,西面临江,南面临河。东北部为丘陵,为众多风景秀丽的小丘组成,最高为凤凰山,海拔563.5米。西南为嘉陵江、南河冲积平坝,由漫滩和一、二级阶地组成,平均海拔480米。年均气温16.1○C,极端气温最高38.9○C,最低-8.1○C。年均无霜期262天,最长295天,最短207天。年均降水987.8毫米,最多1518.1毫米,最少580.9毫米。年均晴天21.4天,阴天199.3天,雾日6.2天。气压最高965.9毫巴,最低947.4毫巴。风以偏北风为主,年均风速1.7米/秒,最大可达40米/秒。嘉陵江年均流量198立方米/秒,南河21.4立方米/秒。地下水以漫滩和一级阶地最丰富,单井桶水量1000—5000吨/日。过境水径流量64.41亿立方米。

自东晋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广元建县以来,历为府、州、县治地,“邑名宁武、剑外、小益”。清末实行自治改为城厢。民国29年(1940年)实行联保改为汉寿镇(以境内有汉寿水故名)并辖城乡20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12月改为嘉陵镇(以濒临嘉陵江故名),辖16个居民委员会。1978年8月,辖城南、城北、东坝、河西4个街道办事处36个居民委员会。1984年7月,增辖东坝、工农2乡18个村,实行“以镇带乡”。1985年6月广元建市,改为广元市市中区嘉陵镇,为广元市人民0治地;10月31日,撤销嘉陵镇建制,并撤工农乡、城南、城北街道办事处,合并建立广元市市中区嘉陵街道办事处,为科局级,属市直管,并辖工农村民办,城南、城北居民段9个村19个居委会。1986年11月,改属广元市市中区中心区。1987年5月,广元市0移治东坝街道。1989年9月,撤销中心区,改属市中区;撤销工农村民办,建立工农镇,仍属嘉陵街道办事处。1992年10月,撤小乡并大乡,工农镇划出改属市中区;并撤城南、城北居民段,改居委会为直辖。1994年9月,千佛居委会划属工农镇;12月,辖26个居委会。2000年设有党政、社会事务与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济发展等办公室和财政所。辖区幅员面积5.7平方公里,西起嘉陵江,东邻东坝街道,南连南河街道,北界工农镇。总人口16151户49582人。设治下河街59号.

工业方面:建市初,有街道企业24个,村、组、联户、个体企业150个,总产值268万元。1988年政企分开,加大企业自主权,1992年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发展企业,1995年,购筑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企业发展至1533家,总产值20793万元。2000年,通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老城改造,企业增至2500家,总收入达22500万元。

商业方面:建市时,有街道商业摊点16人,产值104万元,个体工商户150家,产值80万元。1993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1995年,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私营个体商业发展到1497家,从业人数3163人。1996年,旧城改造,新建街道楼房一、二层均建为营业场所,并建成大型专业市场、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综合市场30余处,仅中新商场占地达40余亩。旧城经过改造成为新的商业区,商品种类齐全,货物应有尽有,可满足顾客选购。2000年,私营、个体工商户达5000户,营业额实现5亿元。

交通运输方面:建市时,广达、广昭、川陕公路均于辖区交汇,道路狭窄拥挤,经常堵塞车辆,1987年蜀门大桥建成通车,1988年利州东路平桥至转盘建成通车,1990年,蜀门北路建成通车;12月,川陕路改经南河街道,1991年建滨江路,1994年建成滨河路,1995年,皇泽大桥竣工,1996年,环城北路竣工,旧城改造启动,1998年,108国道建成通车,城市交通里程达20公里。道路两侧植行道树、风景树、绿化带,安装有路灯,主道均宽30米,主街均宽20米,巷道均宽10米,路面均为钢混结构,并设人行道、盲道,交通设施齐备,街巷均与主道相通,并可直达108国道、212国道、广成高速、火车站、机场;公共交通线路增至9条,车辆增至118辆,可满足市民需求。

城市建设方面:1988年起,将广旺公路建成利州东路,将东风中、北路扩建成蜀门北路,将东风东路扩建成利州西路,将财神楼河坝建成街区,1996年实行老城改造,2000年,主城区除部分地未竣工外,建成街道20公里。街道楼房除河街西侧因地质状况为三楼一底外,余均为7层以上,房屋均为钢混和框架结构,内外装饰,建筑风格各异,一、二层均为营业用房,三层以上为商住楼,式样新颖,宽敞明亮,水、电、气设施齐全,下水道并设雨水井、检查井,全部实现水污分流,且江、河防汛堤高9—13米,可抵御百年不遇洪水。

文化娱乐体育方面:建有女皇影视城1座,艺术剧院2座,图书阅览室1处,书店、书摊100余家,街道文化活动场所7处,电玩、舞厅、茶园100余处,有凤凰山公园、嘉陵广场、4.6公里长的滨江滨河绿带以及游泳池、滑冰场,学校运动场等。

教育方面:有幼儿园30余家,小学3所,初级中学1所,中等教育学校3所,成人教育学校4所,5个高等院校函授点,有特殊教育小学1所;初等教育入学率、毕业率、升学率均为100%。宗教方面:有天主堂、福音堂、清真寺、金鱼山拱北,1986年起已陆续开放3处。

卫生方面:有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广元军分区长城医院、中广职工医院、市急救中心医院、市妇幼保健站、市疾控中心等医疗保健机构以及私营医院、个体诊所60余家,市一医院和市中医院均为国家三级医院,设备精良、技术先进、科室齐全,极便于患者就诊。

计划生育方面:2000年,计生率9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邮政电信方面:邮政全部实现自动化,并应用电脑处理邮政业务,函件、包件、汇兑均极方便快捷,报刊杂志发行达500余种100000份;电信1989年即进入全国自动网,1998年与邮政分离,网通、铁通、联通、移动等公司发展迅速,2000年,辖区用户电话普及率达90%,移动电话普及率5%,公话亭、公话超市320余处,IP电话30余处,学校机关普遍安装程控电话,学校均建有多媒体计算机室,互联网拨号上网1500余家。

环境保护方面:1996年,旧城改造中下水道实现雨污分流,1998年建成垃圾中转站10个,环境卫生硬件设备得到改善,通过河流污染整治,烟尘整治、噪声整治,2000年,大气总量悬浮微粒年日平均值(ISP)恢复到0.215mg/立方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5%,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2.48mg/立方米,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9.9aB(A),烟尘控制区覆盖率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3.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2%,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39%,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零,2级以上空气环境质量年天数达238天。随着广元市人民0“两江口生态环境工程”和“嘉陵江涌水工程”启动,辖区城市景观将更为丰富,城市功能将更加完善,科技含量将大大提高,山水园林城市指日可待。

嘉陵街道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 区划代码 行政级别 人口 面积
千佛岩社区 510802002001 社区
将军桥社区 510802002001 社区
大华社区 510802002002 社区
瓷窑铺社区 510802002002 社区
北街社区 510802002004 社区
市场街社区 510802002005 社区
平桥社区 510802002008 社区
凤凰山社区 510802002009 社区
建设路社区 510802002010 社区
下河街社区 510802002012 社区
南街社区 510802002013 社区
上河街社区 510802002015 社区
千佛村 510802002200
虎星村 510802002201
三颗村 510802002202
小岩村 510802002203
亮垭村 510802002204
枫香村 510802002205
学地村 510802002206
大塘村 510802002207
小塘村 51080200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