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岔镇

|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青阳岔镇

青阳岔镇信息

  • 地区名称:青阳岔镇
  • 长途区号:0912
  • 区划代码:610824102
  • 邮政编码:719000
  • 车牌号码:陕K
  • 行政级别:镇
总站>青阳岔镇首页>青阳岔镇简介

青阳岔镇简介

青阳岔镇属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管辖。

青阳岔镇位于靖边县城东南58公里处,地处大理河上游,307国道、蒙华铁路穿境而过,是靖边县的东大门。全镇总土地面积306平方公里,原有21个行政村,行政村综合改革后,现有14个行政村,分别为:青阳岔村、黄家湾村、卧牛城村、店家城村、阳坪村、后街村、龙腰镇村、高石崖村、陈家砭村、官城村、庙界村、畔沟一村、畔沟二村、畔沟三村,共有132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17018人,其中外出人口8000余人。共有林地20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地40436亩。耕地8.6万亩,其中水地5500亩,坝滩地18150亩,山坡地47850亩,2018年全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611元。

青阳岔镇是靖边县红色革命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共靖边县委和靖边县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地,也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时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革命历史源远流长。1934年8月,靖边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在阳坪村成立。1935年8月,根据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的决定,在店家城村召开党员大会,成立了中共靖边县委。1947年3月,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踏上转战陕北的征程,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同志在青阳岔镇生活和战斗了11个昼夜。青阳岔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位于青阳岔村,是全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靖边县具有代表性的革命遗址之一,是青阳岔镇重要的红色文化符号,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价值与优良革命传统,是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

青阳岔镇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等,九十年代初兰州军区后勤部在青阳岔镇打成榆林第一口油井,从此揭开了青阳岔镇石油大开发的序幕。截止目前,全镇共有油井1239口,气井82口。

近两年来,为稳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镇党委、镇政府提出了“生态立镇、林果兴镇、油气富镇、商贸活镇、文化强镇、人才塑镇”六大战略,大力发展林果业、商贸业、畜牧业、旅游服务业“四大产业”,全面推进“一区一环一屏障一中心” 建设,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发展重心向林果产业转移。全镇经济林面积已达16200余亩,其中,大扁杏10000亩、红枣2400亩、山地苹果2000亩、鲜桃1820亩,目前鲜桃已挂果800多亩,每年实现产值约800多万元,林果业发展初见成效。与此同时,生态建设也取得了诸多成绩,建设成了7个省级生态村、2市级生态村。目前,阳坪村正在申报国家级生态村。

2017至2018年,青阳岔镇党委、政府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绿化造林先进集体”、“市级脱贫攻坚模范乡镇”、“市级安全发展模范乡镇”和“市级平安乡镇”。镇畜牧站被评为“市级先进基层畜牧站”和“文明行业示范窗口”。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青阳岔镇连续两年位列全县优秀等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和“2018年度农业农村工作先进集体”。青阳岔镇旅游指南沙崾岘千佛寺石窟

沙崾岘千佛寺石窟位于靖边县青阳岔镇沙崾岘村寺山梁村,时代为唐,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沙崾岘千佛寺石窟为靖边县文物保护单位。……

青阳岔中共中央驻地旧址

青阳岔中共中央驻地旧址·1947年·靖边县青阳岔镇青阳岔村。保护范围:旧址7孔窑洞及院落,以上区域四面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外延30米。2003年,青阳岔中共中央驻地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

青阳岔镇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 区划代码 行政级别 人口 面积
榆树硷村 610824102
后街村 610824102
刘界庄村 610824102
马家河村 610824102
庙界村 610824102
畔沟村 610824102
沙家沟村 610824102
双城村 610824102
桃树峁村 610824102
高石崖村 610824102
阳川村 610824102
店家城村 610824102
左挂山村 610824102
沙崾岘村 610824102
青阳岔村 610824102
大寨桥村 610824102
大台村 610824102
陈家砭村 610824102
黄家湾村 610824102
阳坪村 610824102
卧牛城村 61082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