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市

|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

龙海市信息

  • 地区名称:龙海市
  • 长途区号:0596
  • 区划代码:350681
  • 邮政编码:363100
  • 车牌号码:闽E
  • 行政级别:县级市
总站>龙海市首页>龙海市简介

龙海市简介

龙海市属于福建省漳州市管辖。

邮编:363100代码:350681区号:0596拼音:Longhai Shi

龙海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西北南群山环抱,腹地平原广袤,东南濒临浩瀚的东海和南海。九龙江汇北溪、西溪、南溪之水,出海门水域经厦门港注入台湾海峡。境内是九龙江下游肥沃的河谷地带,平衍开旷,适于耕耘。地处北纬24°11′~24°36′,东经117°29′~118°14′。属于亚热带,气候温和,草木畅茂。彊域,东与厦门特区相望,西与名城漳州和南靖、平和接壤,南与漳浦交界,北与长泰毗邻。占有“插柳为营”的九龙江北溪天堑,今有贯通闽粤两省的324线国道和联接内地的鹰厦铁路。龙海向为闽西南地区物资集散地,是沟通粤东和赣南的水陆要冲。

龙海市的前身系由原龙溪县和海澄县于1960年合并而成的龙海县,是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县,1993年6月28日撤县建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下游冲积平原,全市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有12个镇、2个乡、6个农场、2个开发区,下设243个行政村、31个居委会,人口78.26万人。

辖石码街道、海澄镇、角美镇、白水镇、浮宫镇、程溪镇、港尾镇、九湖镇、颜厝镇、榜山镇、紫泥镇、东园镇、东泗乡、隆教畲族乡。

市区石码和古称“月港”的海澄两镇历史上“万棹成集、盛极一时”,号称“天子南库”的商埠港口,也是闻名海内外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启航港之一,是盛行于闽台民间艺术 --“锦歌”(南音)的发祥地。市内有白礁慈济宫、世界最大的石梁桥 -- 江东桥、12公里长的隆教湾海滨浴场、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的2200万年前的古火山口,中国最早的邮局“天一信局”以及龙佳生态观光园、九湖万亩“荔海”、海澄文庙、晏海楼、闽南佛国瑞竹岩等一批比胜古迹和旅游景点。厦门大学漳州校区所在地也在龙海。旅居海外华侨、港澳同胞11.57万人,分布于28个国家和地区;有归侨、侨眷11.22万人,还有台胞、台属、金门同胞1.7万人。龙海自古人杰地灵,菲律宾前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夫人,新加坡前总统黄金辉,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统一集团创始人高清愿等祖籍皆在龙海。

这里,区位得天独厚。龙海东邻厦门经济特区,与厦门同处一个港湾,毗邻杏林、海沧台商投资区,西与漳州市区接壤,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的人缘、地缘关系密切。境内有国道、省道和漳诏、厦漳、漳龙三条高速公路横贯境区,距厦门机场仅70公里,拥有港湾水深的海岸线100多公里,可供建设深水泊位码头,已建成石码、招商局、镇海三个港区,特别是招商局漳州经济开发区3.5万吨码头投用,港口优势正在凸显。

龙海,驰名中外的“凌波仙子”---水仙花的故乡。1985年被国家确定为沿海首批开放县。1993年6月撤县建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下游冲积平原,全市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人口77.91万人。

这里,区位得天独厚。龙海东邻厦门经济特区,与厦门同处一个港湾,毗邻杏林、海沧台商投资区,西与漳州市区接壤,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的人缘、地缘关系密切。境内有国道、省道和漳诏、厦漳、漳龙三条高速公路横贯境区,距厦门机场仅70公里,拥有港湾水深的海岸线100多公里,可供建设深水泊位码头,已建成石码、招商局、镇海三个港区,特别是招商局漳州经济开发区3.5万吨码头投用,港口优势正在凸显。

这里,资源物产富饶。龙海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的美称。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盛产荔枝、柑桔、龙眼、杨梅等名优水果,花卉品种繁多质优,畅销海内外,蘑菇产量位居全省前列,蔬菜出口跻身全省前茅,是国家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海峡西岸对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全省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之一。

这里,人文资源丰厚。龙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清水秀,风光绮丽。境内旅游景观奇特,拥有列入国家地质公园的2200万年前的古火山口、闽台祖庙白礁慈济宫等一批文物古迹和旅游胜地。南太武海滨旅游区、角美侨台祖籍地旅游区、九湖花果之乡旅游区和紫云公园旅游区的景区规划建设日趋完善,成为独具特色的休闲度假胜地。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龙海着眼于增强发展后劲,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致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加大投资建设力度,构筑起跨世纪的交通网架、电力、码头、供水、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和城市配套设施,邮电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44位,形成了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崭新框架。独特优越的自然环境、日臻完善的投资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倍受海内外客商的青睐,外商纷纷看好这块热土,踊跃投资兴业,成为闽东南地区外商投资最具吸引力的地区。如今,龙海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995年以来连续五年进入“福建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县(市)”行列,成为闽东南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县市之一。

龙海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的美称。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盛产荔枝、柑桔、龙眼、杨梅等名优水果,花卉品种繁多质优,畅销海内外,蘑菇产量位居全省前列,蔬菜出口跻身全省前茅,是国家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海峡西岸对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全省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之一。

龙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清水秀,风光绮丽。境内旅游景观奇特,拥有列入国家地质公园的2200万年前的古火山口、闽台祖庙白礁慈济宫等一批文物古迹和旅游胜地。南太武海滨旅游区、角美侨台祖籍地旅游区、九湖花果之乡旅游区和紫云公园旅游区的景区规划建设日趋完善,成为独具特色的休闲度假胜地。

龙海市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 区划代码 行政级别 人口 面积
石码镇 350681100
海澄镇 350681101 约7.56万人 61.4平方公里
角美镇 350681102
白水镇 350681103 约4.5万人 80.4平方公里
浮宫镇 350681104
程溪镇 350681105 约3.8万人 247.3平方公里
港尾镇 350681106
九湖镇 350681107 约5.66万人 87平方公里
颜厝镇 350681108
榜山镇 350681109 约7.6万人 56平方公里
紫泥镇 350681110 约5.8万人 68平方公里
东园镇 350681111 约3.91万人 35.4平方公里
东泗乡 350681200 约2.34万人 59.42平方公里
隆教畲族乡 35068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