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县

|

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

寿宁县信息

  • 地区名称:寿宁县
  • 长途区号:0593
  • 区划代码:350924
  • 邮政编码:355500
  • 车牌号码:闽J
  • 行政级别:县
总站>寿宁县首页>寿宁县简介

寿宁县简介

寿宁县属于福建省宁德市管辖。

邮编:355500代码:350924区号:0593拼音:Shouning Xian

寿宁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7°11′-27°41′,东经119°14′-119°44′。总面积1424.4平方千米。2003年末,户籍人口25.4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2万人。通行闽东方言寿宁话,北部部分地区讲吴方言。

县人民政府驻鳌阳镇。全县辖鳌阳镇、斜滩镇、南阳镇、武曲镇、大安乡、坑底乡、清源乡、竹管垄乡、犀溪乡、平溪乡、芹洋乡、托溪乡、凤阳乡、下党乡,共4个镇、10个乡、201 个行政村(居委会)。[1]

寿宁县距福州市284公里, 分别与福建省的福安市、周宁县、政和县及浙江省庆元县、景宁畲族自治县、泰顺县交界,素有“两省瓯脱,五界门户”之称。寿宁县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曾在此任知县,所著《寿宁待志》一书详细介绍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寿宁县土地面积213万亩,其中:山地面积188万亩,耕地面积15.9万亩,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境内海拔跨度大,垂直差异明显,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寿宁是革命老区。1935年,闽浙两省临时省委就诞生在这里,粟裕、叶飞、范式人、曾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活动,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树起了历史的丰碑。

历史沿革

据《今县释名》,明景泰初,因歼平矿贼置县,取安宁之义。

明景泰六年(1455)析福安、政和县地置寿宁县,历属建宁府、福宁府、闽海道。1949年7月13日解放,属福安专区、宁德地区、宁德市。

寿宁虽然是福建的山区小县,但在明朝末年(1634年)来了一位县令,却不同凡响。他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戏剧家冯梦龙,其主要作品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通称“三言”),和《古今谭概》、《双雄记》、《平妖记》等。直到今天,说起他的名字来,仍然让人肃然起敬。

2000年,寿宁县辖4镇10乡:鳌阳镇、斜滩镇、南阳镇、武曲镇、大安乡、坑底乡、清源乡、竹管垄乡、犀溪乡、平溪乡、托溪乡、芹洋乡、凤阳乡、下党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3057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鳌阳镇 30095 斜滩镇 19747 南阳镇 24663 武曲镇 12609 大安乡 15590 坑底乡 17447 清源乡 16866 竹管垅乡 7503 犀溪乡 13719 芹洋乡 15882 托溪乡 14794 平溪乡 21933 风阳乡 14064 下党乡 5659。

2003年,寿宁县辖4个镇、10个乡:鳌阳镇、斜滩镇、南阳镇、武曲镇、大安乡、坑底乡、清源乡、竹管垄乡、犀溪乡、平溪乡、芹洋乡、托溪乡、凤阳乡、下党乡。人口25.48万人。

寿宁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 区划代码 行政级别 人口 面积
鳌阳镇 350924100 约2.85万人 1.2平方公里
斜滩镇 350924101 约2万人 140平方公里
南阳镇 350924102 约3万人 126平方公里
武曲镇 350924103 约1.3万人 63平方公里
犀溪镇 350924104 约1.6万人 130平方公里
平溪镇 350924105 约2.3万人 186平方公里
凤阳镇 350924106 约1.5万人 85平方公里
清源镇 350924107 约1.6万人 80平方公里
大安乡 350924200
坑底乡 350924201 约1.8万人 197平方公里
竹管垄乡 350924203 约8000人 40平方公里
芹洋乡 350924205 约1.8万人 90平方公里
托溪乡 350924206 约1.5万人 134平方公里
下党乡 350924209 约7000人 7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