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县

|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

于都县信息

  • 地区名称:于都县
  • 长途区号:0797
  • 区划代码:360731
  • 邮政编码:341000
  • 车牌号码:赣B
  • 行政级别:县
总站>于都县首页>于都县简介

于都县简介

于都县属于江西省赣州市管辖。

于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东经115°11′-115°49′、北纬25°35′8〞-26°20′53〞。东邻瑞金市,南连会昌县和安远县,西接赣县,北毗兴国县和宁都县;县城距赣州65千米,南昌422千米。全县南北长83.25千米,东西宽63.33千米,总面积2893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12平方千米。户籍总人口958335人(2006年末)。境内通行客家话(于桂片),客家文化浓厚。

全县辖9个镇、14个乡:贡江镇、铁山垅镇、盘古山镇、禾丰镇、祁禄山镇、梓山镇、银坑镇、岭背镇、罗 坳镇、罗江乡、小溪乡、利村乡、新陂乡、靖石乡、黄麟乡、沙心乡、宽田乡、葛坳乡、桥头乡、马安乡、仙下乡、车溪乡、段屋乡。共有25个居委会、352个行政村。县政府驻贡江镇,距赣州市65千米,南昌市422千米。

属丘陵低山区,地势东、南、北三面较高,中、西较低,山地面积占74%。主峰海拔1312米的屏坑山为境内最高峰;峡山与赣县接壤处的贡水河床为县域最低处。贡水、梅江、濂江等在境内纵横交错,建有渔翁埠水电站、下栏水库工程。属中亚热带潮湿天气,年均温19.7℃,年降水量1507毫米,年日照时数1621.9小时,年均无霜期305天。

矿产资源有钨、铁、铋、铝、锌、铜、锡、金、银、铀、石灰石、煤、稀土等。全国商品猪出产基地县和甘蔗、油茶、花生、柑橘出产重点县。特产有薯粉饺子、禾丰珍珠粉、眉公酥。G76厦蓉高速公路、赣龙铁路、319、323国道,省道银于线、庄黄线,县道于盘线、利朱线、三门-金沙线贯串县境。民间“客家哨呐”有悠久历史。名胜古迹有屏山牧场、罗田岩摩崖石刻、宝塔公园、盘古茶场生态旅游等。纪念地有中心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东门渡口、毛泽东旧居何屋、中心红军长征出发纪念园等。 于都县

于都地处赣州市东部,距赣州65公里,南昌422公里;东邻瑞金,南接安远,西连赣县,北毗兴国和宁都;位于东经115°11'~115°49',北纬25°35'8"~26°20'53"之间;辖23个乡镇,357个行政村,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南北长83.25公里,东西宽63.33公里;人口94.4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6.74万,人口密度326人/平方公里;县政府驻地在贡江镇,该镇面积154.65平方公里,辖28个村和8个居委会,总人口16.85万。改革开放以后,农业人口向城市化转移速度加快,仅2000-2005年就转移6.5万人;城区面积由改革开放初期3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境内少数民族有畲族,占总人口的0.4%;境内通行客家方言。

于都始建县于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以北有雩山,取名雩都,1957年改称“于都”。建县时幅员辽阔,所辖地域含现瑞金、会昌、石城、宁都、安远和寻乌诸县。素有“六县之母”和“闽、粤、湘三省往来之冲”之称。古时于都曾为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要地,郡治设在于都近250年之久。苏区时期,先后分设于都、胜利、登贤、瑞西、兴胜、于西等县,0赣南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驻于都县城。

于都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 区划代码 行政级别 人口 面积
贡江镇 360731100 约18万人 154.65平方公里
铁山垅镇 360731101
盘古山镇 360731102
禾丰镇 360731103
祁禄山镇 360731104
梓山镇 360731105 约6.2万人 173.6平方公里
银坑镇 360731106
岭背镇 360731107
罗坳镇 360731108 约5.4万人 168平方公里
罗江乡 360731200 约3.5万人 117.27平方公里
小溪乡 360731201
利村乡 360731202
新陂乡 360731203
靖石乡 360731204
黄麟乡 360731205 约2万人 137.1平方公里
沙心乡 360731206 约8000人 54.7平方公里
宽田乡 360731207 约2.6万人 105.2平方公里
葛坳乡 360731208 约3万人 116.5平方公里
桥头乡 360731209 约1.3万人 39.2平方公里
马安乡 360731210
仙下乡 360731211
车溪乡 360731212
段屋乡 360731213 约2.1万人 43.3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