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区

|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

泉港区信息

  • 地区名称:泉港区
  • 长途区号:0595
  • 区划代码:350505
  • 邮政编码:362114
  • 车牌号码:闽C
  • 行政级别:市辖区
总站>泉港区首页>泉港区简介

泉港区简介

泉港区属于福建省泉州市管辖。

泉港区引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的湄洲湾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18°41′-119°01′、北纬 25°03′-25°15′。东临湄洲湾,南与惠安县毗邻,西南与洛江区相连,西北及北面同仙游县接壤。总面积306.03平方千米。人口37万人(2006年)。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族、畲族、蒙古族等。 全区辖1个街道、6个镇:山腰街道、南埔镇、界山镇、后龙镇、蜂尾镇、前黄镇、涂岭镇;国有山腰盐场。共有4个社区、96个行政村。区0驻山腰街道港二街。

邮编:362801代码:350505区号:0595拼音:Quangang

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湄洲湾南岸,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介于东经118゜41ˊ~119゜01ˊ ,北纬25゜03ˊ~25゜15ˊ之间。东南濒临湄洲湾,南与惠安县毗邻,西南与洛江区相连,西北及北面同仙游县接壤。全区陆域面积306.0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20平方公里。全区总人口36.5万人,大部分是汉族,有回、蒙古等少数民族。通闽南方言泉州话。该区是国家规划建设中的现代化石化港口城市,是福建省实施闽东南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区和福建省石化工业的龙头地区,也是泉州市经济总体发展战略中的“四大经济区域”之首。其辖区内的天然良港--肖厝港系泉州新港,故取区名为“泉港区”。

区人民0驻山腰街道港二街。全区辖1个街道、6个镇:山腰街道、南埔镇、界山镇、后龙镇、峰尾镇、前黄镇、涂岭镇;国有山腰盐场。共有4个社区、96个行政村。

泉港在1996年之前属于惠安惠北一带,有4个乡,分别是南埔,后龙,山腰和前黄,属于惠安经济最落后的地方,1996年这四个乡与惠安脱离,另外成立肖厝管委会,2000年12月,肖厝管委会又更名为泉港区。之所以要另外成立一个区,是福建省为了发展石化产业和港口物流的需要,泉港的石化产业是做大做强福建经济的重要支柱,而港口在孙中山时期就被誉为中国三大天然良港,港口与石化相辅相承,相互促进。这几年的发展事实证明,成立泉港是正确的。

-人文历史

泉港区原隶属惠安县(惠北片4镇、1山腰盐场)。1985年4月11日,省人民0批准设立肖厝镇,南埔、后龙、山腰3个乡及涂岭乡部分行政区域为肖厝镇的行政区域,下辖86个村委会。1991年7月14日,泉州市人民0根据福建省人民0闽政[1985]综183号文精神,设立肖厝镇,并于1992年9月29日(另一为28日)成立镇人民0。1996年3月1日, 省民政厅批准撤销肖厝镇,设立后龙、山腰、南埔、涂岭、埭港5个镇。1996年4月21日,福建省人民0批准成立泉州市肖厝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简称肖厝管委会),为泉州市人民0派出的正县级行政机构,统一管理协调区域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务,下辖南埔、后龙、山腰、涂岭、埭港5个镇和国有山腰盐场。1996年7月11日,肖厝管委会正式挂牌办公。1999年8月经福建省民政厅批准,镇级行政区划调整为南埔、界山、后龙、峰尾、山腰、前黄、涂岭等7个镇和国有山腰盐场。2000年4月12日,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泉州市泉港区。泉港区辖原惠安县的山腰镇、后龙镇、南埔镇、涂岭镇、埭港镇5个镇。区人民0驻山腰镇。12月28日,泉港区正式挂牌成立。

2000年,泉港区辖7镇:山腰镇、后龙镇、南埔镇、涂岭镇、前黄镇、峰尾镇、界山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4221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南埔镇 69677 界山镇 44882 后龙镇 38202 峰尾镇 46039 山腰镇 57094 前黄镇 35735 涂岭镇 45668 福建炼油化工虚拟镇 4914

2001年,泉港区驻山腰街道,辖1街道6镇,99个村委会。

泉港区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 区划代码 行政级别 人口 面积
山腰街道 350505001 街道
南埔镇 350505100
界山镇 350505101
后龙镇 350505102 约8.5万人 15.6平方公里
峰尾镇 350505103 约5.5万人 11平方公里
前黄镇 350505105
涂岭镇 350505106 约5万人 157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