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

|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

汝城县信息

  • 地区名称:汝城县
  • 长途区号:0735
  • 区划代码:431026
  • 邮政编码:423000
  • 车牌号码:湘L
  • 行政级别:县
总站>汝城县首页>汝城县简介

汝城县简介

汝城县属于湖南省郴州市管辖。

汝城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与广东、江西两省接壤,有“毗连三省,水注三江(湘江、珠江、赣江)”之美称,是镶嵌在五岭山麓的一颗璀璨明珠。全县辖15个乡8个镇,总面积为2401平方公里,总人口36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8万,占郴州市少数民族人口的70%。

汝城虽然多丘陵和山地,概称“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加庄园”,但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国道106线和省道324线呈“十”字型纵贯全境,全县23个乡镇均开通了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

境内山水清嘉,景色秀丽,有巍峨雄伟的文塔,有风光秀丽的清风岩、白石岩、连珠岩,有幽静雅致的濂溪书院、白石书院、云头书院,有商代牛头岭、神仙带、汉代百园、宋代破船埂等历史、人文景观。更有令人留连忘返的天然温泉和气势磅礴的万亩竹海,是旅游观光、避暑度假和投资兴业的理想场所。

汝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尤以地热、森林、水能、矿藏得天独厚。汝城县是湖南省重点林业县,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8%,森林覆盖率73.69%,拥有树种85科667种,其中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达13种。近年来,又培育和发展了各类名优水果11万余亩。汝城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县内有大小河流696条,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7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9.8万千瓦,是发展山区小水电的绝佳之地。同时,汝城还是全国重点有色金属生产加工集散地,地下矿藏十分丰富,现已探明有贮量丰富的赤铁、钨、钼、铋、铅、锌等30余种,其中铁矿、优质花岗石分别达1.23亿吨和10亿立方米。

汝城代代有名人,并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红军长征经过汝城,历时半个多月,冲破了敌人第二道-线,毛泽东、-、-、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此留下光辉的足迹,朱良才、李涛两位开国上将以及全国政协常委宋裕和、著名诗人朱子奇、武汉美术学院院长朱志元等诞生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

改革开放以来,汝城人民充分发扬革命老区优良传统,用勤劳和智慧建设自己的家园,经济与社会各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立足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实施“开放带动”和“对接广东”战略,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全县形成了高山无公害反季节瓜菜、杂交制种、特种养殖、优质稻、农特产品六大特色产业,构筑了以水电、冶金、森工、建材为支柱的四大产业体系。钨精矿、大理石等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尤其是水电产业蓬勃发展,总装机容量达到13.56万千瓦,居全省各县(市)之首。

2016年1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汝城县为2015年国家园林县城。

汝城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 区划代码 行政级别 人口 面积
热水镇 431026102 约1万人 141平方公里
土桥镇 431026103 约3.03万人 75平方公里
泉水镇 431026104 约2.86万人 93.07平方公里
暖水镇 431026105 约1.2万人 81平方公里
大坪镇 431026106 约2.9万人 136平方公里
三江口镇 431026107 约9000人 112平方公里
卢阳镇 431026108 约1.8万人 4平方公里
马桥镇 431026109
井坡镇 431026110 约2.1万人 84平方公里
南洞乡 431026207 约1万人 130平方公里
濠头乡 431026209
延寿瑶族乡 431026214 约1.6万人 86平方公里
集益乡 431026216 约6000人 86平方公里
文明瑶族乡 431026217 约2.8万人 190平方公里
大坪国有林场 431026431026 林场 约1.4万人 7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