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埠下村

|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朱里街道前埠下村

前埠下村信息

  • 地区名称:前埠下村
  • 长途区号:0536
  • 区划代码:370703007
  • 邮政编码:261000
  • 车牌号码:鲁G
  • 行政级别:村
总站>前埠下村首页>前埠下村简介

前埠下村简介

前埠下村属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朱里街道管辖。

朱里镇前埠下村,位于朱里镇南部。明洪武年间,孙姓由洪洞县迁居于镇内周家庄西南厦埠。隆庆二年,由厦埠迁此定居。因在一埠下立村,故取名埠下。后逐渐形成两个村落,此村在前称前埠下村。

前埠下村西面有一处古文化遗址。遗址高出地面5米左右,东西120米,南北230米,总面积为2.76万平方米。1997年5月至8月,经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和寒亭区文物保管所部分发掘,揭露总面积约1700平方米,内涵后李时期、大汶口时期文化堆积,文化层最深达2米左右。后李文化遗迹主要有灰坑与柱洞,出土有陶器、石器、骨器等,还有大量鹿、猪、龟、鱼等动物骨骼。

遗址中清理出了200余个大汶口文化灰坑,坑内填土中含有大量陶器、玉器、角器、蚌器等,个别灰坑还出土了大量动物骨骼。

房址遗迹分布于遗址南部,房基呈圆角长方形,面积约15平方米,门道向北,两旁有两个大柱洞。房址仅保存了四面基槽内圆洞竖柱子,分析当时是在竖柱后再加槽木,内外或一面贴湿泥,构成木骨泥墙。房址距今约5000—5500年,遗址中发掘墓葬32座,为竖穴土坑墓,无葬具,有多人葬墓、单人葬墓,单人一次葬及空室墓葬,墓葬多呈东南—西北方向。据埋葬方式及距离远近分析,墓葬可分为南、中、北三区,应为不同家庭埋葬。墓内随葬品主要以陶质生活用具为主,以鼎、壶、罐、高颈杯最为多见,个别墓葬有少量石、玉、骨、牙器。出土石器有斧、凿、锛等,都经过磨制。玉器有玉璧、玉斧,对我国玉器史编写有重要价值。骨器有骨针、骨锥等。合葬墓骨骸之多,山东省内属首次发现,是前埠下遗址的重要发现之一。

前埠下遗址后李文化遗存的发现,在潍河流域尚属首次,为研究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该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存资料丰富,为研究该地区大汶口文化的区系类型、文化特征提供了重要线索。前埠下遗址距今约8000年,是潍坊地区考古发现中最早的人类遗迹,已列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埠下村附近有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杨家埠民俗文化古村)、浞河景区、禹王湿地公园、柳毅山、北海渔盐文化民俗馆等旅游景点,有潍县萝卜、一空桥山药、寒亭西瓜、大家洼鳎米鱼、红木嵌银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