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蓬江镇

|

重庆市黔江区阿蓬江镇

阿蓬江镇信息

  • 地区名称:阿蓬江镇
  • 长途区号:023
  • 区划代码:500114105
  • 邮政编码:409000
  • 车牌号码:渝H
  • 行政级别:镇
总站>阿蓬江镇首页>阿蓬江镇简介

阿蓬江镇简介

阿蓬江镇属于重庆市黔江区管辖。

阿蓬江镇位于黔江区南部,东邻金洞乡,南连酉阳黑水镇,西接水市乡和鹅池镇,北界濯水镇,集镇距主城区48公里,国道319线贯穿全境。全镇辖10个村、3个居委,80个组,8100余户,27000余人,幅员面积174平方公里,是全区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乡镇。

阿蓬江镇隶属于重庆市黔江区,原名两河镇(因阿蓬江、细沙河在此交汇而得名)。近年来,随着阿蓬江原始大峡谷(神龟峡)风景区知名度的提升,为了更好地将该镇镇名与景区名紧密联系,更好地加大对阿蓬江原始大峡谷(神龟峡)的开发,更好地做大做强该镇的旅游业,更好地推动该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镇党委政府顺应民意,积极争取市、区的支持,重庆市人民政府以《关于同意黔江区两河镇更名为阿蓬江镇的批复》(渝府发〔2007〕90号)于2007年6月,同意将“两河”镇更名为“阿蓬江”镇。

阿蓬江镇元明之际为酉阳土司辖区。“改土归流”后属酉阳州。民国时期为酉阳第三区。解放初期为酉阳第十区。1952年7月由酉阳划入黔江县,1985年至1991年为两河区,辖两河、龙田、犁湾、金洞、早化5乡,区公所驻两河口。1991年8月撤两河区,由原龙田乡和两河乡合并组建两河镇,镇政府驻地仍在两河口。2000年9月成立黔江区后,2001年区划调整,犁湾乡又划并两河镇。2004年政府驻地由两河口迁至小罗坝。2007年7月24日,阿蓬江镇授牌授印,标志着阿蓬江镇更名成功。

阿蓬江镇集镇坐落在阿蓬江、细沙河交汇处,于1999年被定为市级试点建设小集镇,2003年被区委、区政府纳入区级重点建设小集镇。集镇人口6800人,集镇面积0.8平方公里。

阿蓬江镇是一个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乡镇,耕地面积38319亩,农村经济以烤烟、蚕桑、畜牧、劳务收入为主,旅游业具备一定规模,集镇商贸经济繁荣。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13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23元;财政收入351万元。

阿蓬江镇是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民俗、民族文化丰富,是渝东南唯一的“蟒号之乡”,有蟒号队、摆手舞队、腰鼓队、狮舞队等多个民俗民族文化宣传表演队伍。固定电话入户率50%以上,有线电视信号覆盖319沿线农户,启动了无线光纤“村村通”工程,手机信号覆盖率达100%。全镇有1所初级中学、2所完全小学、15所村级小学、1所中心卫生院,2所分院。

阿蓬江镇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乡镇,呈两盖(麒麟盖、彭家盖)夹一江(阿蓬江)的南北走势,丘陵、平坝交错分布其中,最高海拔1400米,最低海拔378米。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森林覆盖率27.1%。全镇实现了村村通电、通水、通路。

阿蓬江镇旅游资源丰富,有苍山如黛、绝壁如画、霸竹如帘、江水如玉的阿蓬江原始大峡谷;有奇境天开、风雅绝伦、题刻悠久、幽深莫测的太平洞;有琼楼玉宇、红砖碧瓦、原始古朴、风格独特的草圭堂土司衙门;有山花烂漫、青草如毡、牛羊成群、牧童飞歌的麒麟盖万亩草场。是旅游、休闲、度假、投资的绝好去处,以-郑从军、镇长张琼为班长的新一届阿蓬江镇党委、镇政府将以宽松的投资发展环境、诚信的政府行为、优质的服务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到阿蓬江镇投资开发、旅游观光。

[沿革]1935年置两河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1年建镇。1997年,面积127平方千米,人口1.7万,辖两河、盖坪、龙塘、兰田、七坨、石合、罗家、黄连、大弯、大寨、青岗、田沟、龙田、天台、马鞍、统口、麻弯、细水、高上、莲池、麒麟、分水、潘家、国家24个行政村。2007年将两河镇更名为阿蓬江镇。

附:梨弯乡位于黔江县南部,距县城45千米。1958年建梨弯公社,1983年置梨弯乡。1997年,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1万,辖梨弯、曹家、团堡、黄土、彭家、曾家、梁家、印家、高碛、新滩、楠木、石牛、大坪、苦草、漠河15个行政村。

[1]“清新阿蓬江、原始大峡谷”,神秘的阿蓬江神龟峡欢迎您的到来!

阿蓬江镇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 区划代码 行政级别 人口 面积
两河社区 500114105001 社区
龙田社区 500114105002 社区
高碛社区 500114105003 社区
大坪村 500114105200
漠河村 500114105201
分水村 500114105202
麒麟村 500114105203
细水村 500114105204
青杠村 500114105205
黄莲村 500114105206
石合村 500114105207
彭家村 500114105208
柒坨村 50011410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