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戈县

|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班戈县

班戈县信息

  • 地区名称:班戈县
  • 长途区号:0896
  • 区划代码:540627
  • 邮政编码:852500
  • 车牌号码:藏E
  • 行政级别:县
总站>班戈县首页>班戈县简介

班戈县简介

班戈县属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管辖。

班戈县位于藏北高原纳木错、色林错两大湖泊之间,总面积28383平方千米。总人口3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普保镇,邮编:852500。代码:542428。区号:0896。拼音:Bange Xian。

班戈县位于藏北高原纳木错、色林错两大湖泊之间,总面积28383平方千米(包括双湖特别区范围)。可利用草场面积约为4305万亩。总人口3万人(2003年)。

行政区划

班戈县辖4个镇、6个乡:普保镇、北拉镇、佳琼镇、德庆镇、马前乡、门当乡、保吉乡、青龙乡、新吉乡、尼玛乡。共有95个行政村。

134个村民委员会。

地理气候

该县属南美塘高原湖盆地区,山势平缓,草原开阔,地势西高南低。全县平均海拔4700米。普保河谷将全县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位于纳木错畔,水草丰富,适宜饲养耗牛。北部多为于寒和半荒漠草场,是藏系羊的天然牧场。主要山峰有达玉山、卡久山、念青唐古拉山(主峰海拔7111米)。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四季不分明,冬长天夏,多风雪天气,年温差相对大于日温差。年日照时数为2944.3小时。年霜期为347.6天,没有绝对无霜期。年降水量308.3毫米。自然灾害有雪、风、霜等。每到春季,大风连续不断。秋季到春季,常出现雪灾。年平均冰雹日数在30天以上。

资源

矿产资源主要有硼、砂金、锡、铬铁、盐、油页岩、玉石、云母、紫水晶等。野生动物有野驴、黑颈鹤、藏羚羊、熊、樟子、雪豹、雪鸡、岩羊、拾俐、狐狸、秃赞等。药用植物有角苗伞根、虎耳草、大叶秦芜、小叶秦芜、麻黄、红花、刺参、葫芦苗、高山党参、青活麻、大黄等40多种。

历史沿革

班戈藏语意为“吉祥保护神”,固境内的“班戈错(湖)”而得名,清朝时期,属于西藏“北方四部落”中的朗如宗,归驻藏大臣管辖。1942年藏政府在那曲设立羌基,总管,并将朗如宗的江龙地方划出另设江龙宗。1959年7月5日成立了青龙县和班戈县,1960年青龙县改称达木萨迪县。1964年5月达木萨迪县并归班戈县。1978年双湖办事处(现称双湖特别区)成立,班戈县的色瓦区划归双湖办事处管辖。1987年班戈县新吉区的统一乡又划归申扎县。至此,形成现在的区域图形。县府驻保荣。

2000年,班戈县辖18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228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普堡乡 3221 群学乡 2669 青龙乡 1628 尼玛乡 2101 培达乡 2143 白拉乡 2266 加琼乡 1815 康日乡 761 马前乡 1994 德保乡 1299 新吉乡 1711 嘎尔德乡 855 德庆乡 1413 公莽乡 1480 门当乡 2130 雪如乡 1983 纳木错乡 1081 保吉乡 1737 。

2002年,班戈县由2区,18乡,133村委会调整为4镇、6乡,5居委会、125村委会:普保镇、佳琼镇、北拉镇、德庆镇、门当乡、马前乡、青龙乡、新吉乡、保吉乡、尼玛乡。

产业

班戈现已成为纯牧业县。主要饲养耗牛、骗牛、绵羊、山羊、马等。

工业主要有畜产品的加工等手工业。

民主改革前县境内无公路,运输全靠人背畜驮。后修建了通往那曲、申扎、尼玛、双湖等地的公路,目前全县94%的乡已通公路。

特产品主要为酥油、皮张、牛羊绒等。

保荣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建设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对外均可通过电讯往来。

西藏第一太湖纳木错,为班戈县与当雄县的界湖。它一向被牧民们视为神湖,每年前来转湖的游客络绎不绝,特别,是每逢藏历年,前来转“神湖”的游客就更多,以求得到神灵的保佑。

班戈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 区划代码 行政级别 人口 面积
普保镇 540627100 约2700人 1540平方公里
北拉镇 540627101
佳琼镇 540627102
德庆镇 540627103 约5000人 1290平方公里
马前乡 540627200 约1700人 2542平方公里
门当乡 540627201 约1700人 238平方公里
保吉乡 540627202 约1600人 2060平方公里
青龙乡 540627203 约1500人 1190平方公里
新吉乡 540627204
尼玛乡 540627205 约1900人 141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