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湖街道山西省

山西省信息

  • 地区名称:山西省
  • 长途区号:0349-0359
  • 区划代码:140000
  • 邮政编码:030000-048000
  • 车牌号码:晋A—晋M
  • 行政级别:省
总站>山西省首页>旅游景点>朔州市崇福寺

朔州市崇福寺

崇福寺位于朔州市朔城区东大街94号,有五进院落,古朴华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代艺术宝库,是我国现存辽金三大佛寺之一,其弥陀殿为“山西省十大最美古建筑”之一。寺院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金皇统三年(1143年)建弥陀殿,金代又建观音殿。弥陀殿之琉璃脊饰、华册巨匾、雕花窗棂、精美壁画、塑像背光等“五绝”享誉中外,观音殿之“减柱营造法”为现存最早实例。

山西朔州市崇福寺位于山西朔州市朔城区旧城内东街北侧。是一处规模宏敞,殿阁群居的古寺庙。崇福寺坐北朝南,外观古朴、庄严,门前雄狮端坐,寺内,殿阁五重,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17米,面积23400平方米。

崇福寺,古名林衙寺,是我国现存三大辽金佛寺之一。其中的弥陀殿是最大的一个佛殿,是中国现存辽金时代三大佛殿之一,殿内金代塑像壁画保存完好,塑像高大,都是金代原作;四壁绘满壁画,是金代壁画中的佳作。

崇福寺,创建于唐代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由唐代大将军、朔州人、鄂国公尉迟敬德奉旨建造。到辽代,寺被改为林太师府衙,后又改为寺庙,取名林衙寺。金代熙宗年间,寺庙扩建,大兴土木。金代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金朝海陵王完颜亮题额“崇福禅寺”一直至今。

崇福寺在山西朔州市朔城区旧城内东街北侧,寺址平坦,坐北向南,东傍城垣,西毗民舍,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17米,占地面积23400多平方米。崇福寺共有十处建筑:山门、金刚殿、钟楼和鼓楼、千佛阁、文殊堂和地藏堂、大雄宝殿、弥陀殿、观音殿,布局严谨,主次分明,雄伟壮丽,构造壮观,殿内塑像、壁画、琉璃脊饰、雕花门窗荟萃一堂,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古建艺术殿堂。

崇福寺的主殿是弥陀殿,金熙宗皇统三年(1143年)建,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至为可贵。殿身面阔七间,通阔40.96米,进深四间八椽,22.31米。殿为单檐歇山顶,总高约21米。殿身坐落在高大的台基上,基高2.4米,基前又有宽敞的月台,衬托得殿宇高大雄伟,瑰丽壮观。殿正面檐下,悬有“弥陀殿”竖匾一方,是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的原物。殿前当中五间为隔扇门,后檐明间和两梢间各装大板门两页,供游人进入殿堂之便。为了扩大内部空间面积,当心五间,中柱减去,前槽四根金柱仅留两根,并移至次间中线上,增大了佛坛位置与礼佛部位的空间,这种减柱与移柱的做法,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大胆创新。弥陀殿内的塑像,分布在长跨四间的大佛坛上,主像结跏跌坐,中为弥陀佛,左为观世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佛教称为“西方三圣”。主像两侧塑胁侍菩萨4尊,身式微曲;台前两角有两金刚侍立,威严雄健,怒目圆睁。好像在履行各自的护法职守。这些彩塑都是建殿时作品,虽经明代重装,但造型、躯体、衣饰、面容没有大的变化,仍不失为我国金代塑像中的珍品。弥陀殿内四周满绘壁画,共计345.75平方米,也是金代作品。画题内容主要是佛和菩萨。在一座殿堂之中,建筑、塑像、壁画、琉璃以及门窗隔扇,檐下匾额、墨书题记等多种金代文物,荟萃一处,历经800多个寒暑,完好无损,实在难得。此外,还有千佛阁、天王殿、钟鼓楼、文殊殿、地藏殿、三宝殿、观音殿等,也颇壮观。崇福寺除了上述辉煌的殿阁建筑外,还保存了木雕楼阁形佛龛,唐、辽、宋几代石雕造像和不少出土文物。其中辽代石像和北魏石塔塔刹也很引人注目。

崇福寺建筑布局

崇福寺,有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千佛阁、文殊堂、地藏殿、三宝殿、弥陀殿、观音阁等建筑。寺内金代建筑、塑像、壁画保存完好,是一座历史价值较高的古代寺庙。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17米,面积23400平方米。

崇福寺一进院,正面这座5楹大殿叫天王殿,也叫金刚殿,原来内供四大天王及两金刚,现塑像已无存,辟为文物展览室,用于不定期搞专题展览。

崇福寺的二进院,这座面阔5间,进深3间的二层阁楼叫千佛阁。明代以前叫藏经楼,明代重修后阁内周设千尊佛像,遂更名千佛阁。千佛虽已不存,但名称沿用至今。正面主要留存了弥勒佛像和佛后的木制阁楼模型。佛像为铜铸,高约1米,是崇福寺传世的明代作品。

三檐双层阁楼,高约4.5米,结构精巧,造型别致,据传是明代仿唐代这里的大藏经阁式样而作,观赏和研究价值都很高。东西两侧亦有造像。东边7尊是砂岩造像,各高1米左右,是从朔州南榆林乡旧庙遗址中出土;西边7尊为贴金檀木造像,计有1佛4菩萨2罗汉,是朔州西山名刹神应寺遗物。

崇福寺的三进院是左右相对的两座均面宽5间的配殿,东边是文殊堂,原内供文殊菩萨和十八罗汉,西边是地藏堂,原内供地藏二正菩萨和十大阎君,现二堂塑像均无存,辟为文物陈列室。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佛寺惯例,如果东侧为文殊殿,西侧该是普贤殿;如果西侧为地藏殿,东侧应为观音殿。而这里却是文殊殿与地藏殿相对,为世所罕见。

崇福寺四进院便是崇福寺的主殿弥陀殿,是寺内最大的殿堂。面阔7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约937平方米,通高21米多,其中月台高约2米,大殿净高19米有余。弥陀殿建于金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距今已有850多年历史,是中国现存辽金时代三大佛殿之一(另外两座在大同和辽宁义县),也是寺院精华所在。

弥陀殿的匾额、塑像、壁画、雕花门窗、脊饰琉璃被誉为“金代五绝”。弥陀殿高大宽敞,殿顶绿色琉璃剪边,殿内前檐隔扇、窗棂花典雅、精美,是中国现存的一处保存完整的金代作品。

崇福寺的五进院,也是崇福寺的最后一个殿——观音殿,是仅次于弥陀殿的金代建筑,其梁架结构最富有独创性。殿内有塑像三尊中为观音菩萨像,左为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均为明代原作。

崇福寺除了上述辉煌的殿阁建筑外,还保存了木雕楼阁形佛龛,唐、辽、宋几代石雕造像和不少出土文物。其中辽代石像和北魏石塔塔刹也很引人注目。

值得一提的是,崇福寺内存有一件珍贵的北魏宝塔——千佛塔的塔顶,但塔身现存于台北历史博物馆,塔顶在崇福寺。这座北魏千佛塔的塔身曾被日本掠夺,塔顶被爱国人士收藏,日本战败后将塔身交还中国,被存于台北历史博物馆,佛塔从此身首异处。

古建家园--古建中国以线上+线下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

景区资质:

国家4A级景区

景区位置:

中国>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

到达方式:

1.乘车路线:

在火车站乘坐8路,1站至综合商厦站下,步行至景区;崇福寺离火车站较近,步行15分钟左右

2.自驾路线:

沿鄯阳东街行驶590米,进入开发南路行驶420米,右转进入东街到景区

门票价格:

35元

景区开放时间:

8:30-18:00

山西省的其他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