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

|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山西省

山西省信息

  • 地区名称:山西省
  • 长途区号:0349-0359
  • 区划代码:140000
  • 邮政编码:030000-048000
  • 车牌号码:晋A—晋M
  • 行政级别:省

平定黄瓜干

平定黄瓜干主要产于平定县后沟、河头两村。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开始生产。以清脆、爽口、香醇味厚、食用方便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清朝被定为进贡皇室的物品,享有“龙筋”之誉。黄瓜干系选用优质无剌无籽幼瓜制成,富含人体必需的维生素、钾盐、氨基酸、糖类等多种营养成分,能促进肠胃蠕动,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在平定古州,“黄瓜干”制作历史最悠久、工艺最精巧、质量最上乘、产销量最大的是平定州城西冠山脚下的后沟与河头两个村庄。据后沟人传说,平定黄瓜干的制作工艺技术为后沟村刘、李两家祖先所创。在明朝洪武年间,刘、李两家的祖先由洪洞移民来到平定州,并选择后沟村作为长久定居地,因这块土地三面环山,山上树木茂密,河水四季长流,地域气候宜人,非常适宜开垦生存。他们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繁衍几十年,除开垦山坡地种植粮食作物外,还利用丰富的水资源打井发展菜园,种植黄瓜等蔬菜。当时冬季没有吃的蔬菜,他们就把夏、秋两季的大田菜进行干制后备做冬季食用。经过多次实验,最后试验成功了用煤火烤制的黄瓜干,即“龙筋”牌黄瓜干。

在平定古州,“黄瓜干”制作历史最悠久、工艺最精巧、质量最上乘、产销量最大的是平定州城西冠山脚下的后沟与河头两个村庄。据后沟人传说,平定黄瓜干的制作工艺技术为后沟村刘、李两家祖先所创。在明朝洪武年间,刘、李两家的祖先由洪洞移民来到平定州,并选择后沟村作为长久定居地,因这块土地三面环山,山上树木茂密,河水四季长流,地域气候宜人,非常适宜开垦生存。他们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繁衍几十年,除开垦山坡地种植粮食作物外,还利用丰富的水资源打井发展菜园,种植黄瓜等蔬菜。当时冬季没有吃的蔬菜,他们就把夏、秋两季的大田菜进行干制后备做冬季食用。经过多次实验,最后试验成功了用煤火烤制的黄瓜干,即“龙筋”牌黄瓜干。

关于“龙筋”牌黄瓜干的由来,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康熙西巡,驻柏井驿休憩,在食用此品后,对其称赞不已,此后黄瓜干就成了进贡的产品。到乾隆年间,有人专献此品于皇帝,乾隆皇帝又亲笔御批“龙筋”二字的龙票,以示“龙筋”牌黄瓜干的独特,其中还提到了种植地的专属是平定州后沟、河头两村,从此,“龙筋”牌黄瓜干真正成为平定古州的一大名品,并进入美馔佳肴“宴席四干”的名列。

历史传说

早在明洪武年间,刘家的先祖刘祥和李家的先祖李道来相继从洪洞移民来到平定州,他们选准了平定县冠山脚下被燕王扫北毁坏的“万卷村”后的北山坡上。这里三面环山,山上树木茂密,河水四季长流,地域气候宜人,村前又有淤积厚土,山坡上有荒芜的梯田,非常适宜开垦生存,于是他们就决定在此定居,后改名为后沟村。他们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繁衍后代,除开垦山坡地种植谷类大秋作物外,还利用丰富的水资源打井发展种植蔬菜。

相传,有一天刘家、李家的孩子们拿着黄瓜在院里玩耍,把擦好的黄瓜丝扔得满院子都是,中午被红红的太阳暴晒后,就干缩在一起。第二天早上,当人们看到干萎了的黄瓜丝经夜里露水一渗,又鲜嫩起来,他们非常高兴,深受启发,这样就可以把吃不完的黄瓜晒干,备冬天和明年开春食用。其它蔬菜干出来效果很好,但是因黄瓜水分较大,效果不是很好。于是他们两家共同努力,经过了多次实验,最后终于用无烟煤火烤制出我们今天看到和吃到的黄瓜干。

随着移民的增多,后沟村的人口和土地也在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明末清初时,后沟村的菜园就发展到大约三十亩左右,有刘家园近二十亩,李家和其它家的园地共十几亩,黄瓜干除够自己食用已经开始外销。

据《平定县志》记载:“黄瓜干主要产于县城西南的后沟和河头两地。明洪武年间开始生产,清乾隆后逐渐盛行。产品除供本地外,少量销往京津等地,还是地方官吏岁岁敬献封建皇室的贡品,故有‘龙筋’之称……”

康熙四十二年,康熙西巡,驻柏井驿,在食用此品后,对其称赞不已,此后黄瓜干就成了进贡的产品。据清代李玉书《梦花堂丛集》记载,当年康熙帝西巡,驻柏井驿,用黄瓜干压酒,虽饮酒过量而不醉,并御书:赐平定青瓜干——碧雪,定为贡品入宫。此后黄瓜的种植和加工有了较大的发展,除后沟村扩大生产外,河头村也追逐效仿。

到了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私访来到平定,吃了味道鲜美的黄瓜干后,马上叫侍从拿文房四宝,并连声说:“这菜好吃,真不如叫它龙筋。”说出后又觉得不妥,皇帝就是“真龙天子”,若把黄瓜干叫成“龙筋”,岂不是让人吃了真龙天子的筋了吗?但是皇上又是金口玉言,没有反悔的道理。于是,乾隆稍加思考,就把“龙筋”二字写成“龙巾”,并把亲笔御批写有“龙巾”二字的龙票赐给后沟村黄瓜干加工最好的李家,以示黄瓜干的独特,特封后沟、河头两村专种北京鞭杆黄品种的鲜黄瓜,并加工黄瓜干作为贡品,此品种不得外传。从此,“龙筋”牌黄瓜干真正成为平定古州的一大名品,并进入美馔佳肴“宴席四干”的行列。到清朝道光十七年,李家第九世传人李瀛安时,其生四子耕种四亩菜园,因其勤劳、精明能干,进贡的黄瓜干质优、量增,李家也由此发家,平定州府特此嘉奖上书“皇恩浩荡”的金匾一块,此匾2006年丢失。乾隆所封发的龙票由李家的第十三代传人李桂森保存至1958年也被人拿走,至今下落不明。

1993年后沟村村民委员会注册了“龙筋”商标,2003年建成了“平定县晋阳风味御菜厂”,对农户烤制的产品进行统一收购,统一检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

价值意义

平定黄瓜干生产可追溯到明洪武年间,这种最原始的脱水干菜手工传统技艺,从古到今与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是研究当地农耕食品文化与技艺不可或缺的活化石。

伴随着历史的沿革,一代一代传承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老字号。它是中华文明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对研究中国食品文化具有悠久而深厚的历史价值。作为一种独一无二的传统食品,从发展地方经济的角度出发,挖掘、整理、传承黄瓜干制作技艺,可通过扩大生产,向周边城市甚至全国辐射销售,使其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对提升经济增长必将产生长远的影响。它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和添加剂,是纯绿色无公害的健康食品。黄瓜中含有各种微量元素,抗肿瘤、抗衰老,能降糖、减肥、降低胆固醇,能有效地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人民体质。

山西省的其他特产